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节课的时间是这样分配的:教师用5分钟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30分钟来讲解书中的例题和老师补充的题型,5分钟用于总结和布置作业。在课堂中,学生没有练习或很少有练习的机会。
如果整节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练习的机会,那么这节课是无效的。每堂数学课必须留有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练习。
当堂练习的目的有4个:促使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培养学生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和及时检查的习惯,特别是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对学生来说,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可以很快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对教师而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练习可使教师获得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而课堂作业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也要注意3点:一是时间上要给学生留有余地,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二是课堂作业的布置要适度,适量;三是内容上不搞“一刀切”,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课堂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还可以让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使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