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全域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优质乡村游留住美丽乡愁
图片新闻
修武县“真金白银”助推民宿产业发展
创新服务为城市添彩
《中国新歌声》走进青龙峡 大众评审招募火热进行
央视《中国百家姓》摄制组 走进嘉应观探寻姓氏文化
我市一家单位名列其中
焦作旅游亮相海峡旅博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优质乡村游留住美丽乡愁
本报记者 王爱红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如今,远离喧嚣的都市,放慢生活节奏,到乡村农家亲近自然成了越来越多城里人假日惬意的休闲方式。地处中原腹地的焦作,农业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秀丽,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优质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希冀通过全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让来焦游客记得住美丽乡愁,玩不够乡村游。

  实施两大工程

  让乡村游有看头

  发展乡村旅游,要规划先行。我市将把乡村旅游纳入焦作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科学安排乡村旅游总体布局,找准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和方向。

  除了加强规划布局引领外,为让我市乡村旅游有看头、有玩头,我市将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后备厢”工程。

  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就是要突出怀川乡土民俗、太行自然生态、黄河文化风情等资源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其中,北部南太行重点依托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景点,着重依托景区开发森林旅游、生态康养、山地运动场、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生态旅游体验产品及高档特色民宿、主题餐饮等,构建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体系;南部黄河沿岸重点依托治河文化、太极文化等,着重发展农业庄园、温泉度假、太极康养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农田园艺景观、现代农业休闲庄园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发展;中部结合乡村特色古民宅、古祠堂、古寺庙等民俗建筑保护,在保留农村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民居、民俗遗产的产业化、商品化,打造各类主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就是要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引导发展四大怀药、精品果蔬基地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绞胎瓷、黑陶等特色工艺品,开发包装成乡村旅游商品,健全生产、销售网络体系,促进乡村旅游消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商品家庭工场、乡村车间,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从吃、住、行、游、购、娱传统要素向商、养、学、闲、情要素扩展。

  提升公共服务

  让游客玩得尽兴

  吃、住在农家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倘若路不好走、车不好停、用水如厕不方便,怎能吸引游客?即使引来游客,又怎能留得住?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将着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

  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我市将把乡村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范围,到2020年实现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村及星级示范点主干道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其他道路通四级及以上公路,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乡村旅游公路网络;实施乡村旅游风景道路建设,加强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营造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休憩驿站、观景平台、停车场等游憩服务设施,以路为景,以路串景,打造品牌化的旅游精品道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村镇水电气改造,深入开展乡村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等“三改一整”工程。

  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方面,我市将实施乡村旅游村“八个一工程”,即每个乡村旅游村编制一个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生态停车场、一家高星级民宿、一套景区标识系统,打造一个特色景观,编写一篇导游词,培育一批优秀导游员;将旅游公厕革命向旅游村镇深入推进,到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A级公厕覆盖率100%;加快实现乡村旅游村及景区的WIFI覆盖,建立乡村旅游大数据库,实现乡村旅游智慧化服务,打造一批智慧乡村旅游示范点。

  多项引导举措

  护航乡村游发展

  近年来之所以掀起乡村旅游热,就是因为人们能在美丽乡村寻找到乡愁记忆。发展乡村旅游,既要记得住乡愁,又要保护好乡愁。为此,我市将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健全乡村旅游发展标准。加快完善全市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制定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村、星级示范点等级评定标准。坚持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原则,将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纳入乡村旅游评定标准。把乡村旅游市场整治列入全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范围,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组建乡村旅游协会,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乡村旅游示范引导。大力实施乡村旅游镇(村)、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等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开展乡村旅游带头人评选活动。

  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把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纳入全市和各县(市)区旅游整体营销计划;依托怀梆、耍老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农副产品收获采摘、乡风民俗集市等,策划乡村休闲节庆主题活动、乡村旅游博览会,实现“以节促游、以节富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和中介服务,支持建设专业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网站。

  加强政策保障

  解决融资用地难题

  要发展乡村旅游,资金、用地是两大难题。如何解决资金和用地问题,我市在这方面加强了政策保证。

  据了解,我市将加大各级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力度,把乡村旅游列入焦作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奖励激励的重要内容,对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村、星级示范点出台具体扶持奖励激励政策。同时,积极引进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积极争取省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等,支持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信贷支持,适度降低乡村旅游企业贷款准入门槛。担保资金要积极为乡村旅游提供担保,凡是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的,均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予以贴息。鼓励通过农村产权抵押和旅游门票质押方式,扩大乡村旅游融资规模,鼓励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实现小额融资。

  用地方面,我市将把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旅游领域倾斜,适度扩大旅游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支持利用新农村改造挂钩置换出来的土地、自有住宅、旧厂房、森林看护用房以及盘活空置农房、闲置集体资产等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承包、租赁林地、水面、山头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壮大乡村旅游经营规模。

  发展优质乡村旅游,我市动真格、下大功夫,让美景留人、服务喜人、政策动人,在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同时,让更多人寻找到那分美丽的乡愁。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