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4月2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 守护生命”。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123家接种门诊的“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覆盖率为100%,我市预防接种服务已步入“互联网+”新模式。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我国的疫苗分为两类,即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据介绍,我市2008年开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程,常规接种疫苗的种类由5苗扩大到11苗,接种的剂次由15次扩大到至少22次,预防的传染病由7病扩大到12病。
为打造群众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近年来,我市不断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全市接种单位规范化管理达标率为10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覆盖率达100%。在提供便民服务措施上,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均常规提供周末接种服务、免费无线WiFi。同时,公示接种服务价格、举报咨询电话。部分接种门诊还设置有儿童乐园、母乳喂养室、婴儿床等。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2017年7月,“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小豆苗APP)新模式在全市正式启动。“小豆苗”在预防接种门诊和儿童家长之间建起一个有效互联网的交流沟通桥梁,主要面向0~6岁儿童家长提供一站式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家长下载“小豆苗”并成功关联儿童信息后,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预约接种时间、查阅儿童疫苗接种记录、查询疫苗库存情况;在接种前,“小豆苗”将提醒儿童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避免遗忘和错过接种日期;在接种后,还会提醒儿童家长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家长还可以通过“小豆苗”提前查看门诊公告,与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咨询和反馈意见,收听收看预防接种妈妈课堂、查阅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小豆苗”在优化接种流程的同时,也节省了家长的时间。家长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参与感。
截至目前,全市123家接种门诊的“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覆盖率为100%,201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APP关联130179人,关联率达87.45%。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儿童家长,河南省正在开展二类疫苗移动支付、入托入学接种证家长自主查验、电子知情告知书等试点工作,可进一步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满意度,减轻门诊工作量,提高免疫规划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