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线路长度10公里以上。”台区经理赵小委笑着说,“巡得了线路,装得了电表,修得了设备,还能推广智能缴费,我们都不‘偏科’。”
焦作供电公司通过台区经理这个“点”,串联起供电服务这条“线”,逐步建立起首问负责的服务新模式,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果”,实现“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客户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供电所:从翻阅资料到“互联网+”
“以前遇到线路故障,要逐一打开电缆井排查,费时费力。现在通过系统查询,很快就能找到故障点,缩短了抢修时间,提高了抢修效率。”武陟县龙源供电所所长谢小顺说。
要实现精准服务,就要掌握精确的客户基础信息和配电设备信息。截至2017年年底,龙源供电所完成了辖区客户信息和配电设备信息的图数治理工作,全面普查20条10千伏线路、246个低压台区、2.4万户电力客户的台账数据、接入点的客户对应关系等信息,配电设备进行了坐标定位,准确绘制了地理接线图,做到图形与台账一致、系统间数据一致、系统与现场一致,为精准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保障。
“建设‘全能型’供电所的重点是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推动营配业务末端融合,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这对供电所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变革。”焦作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任多奇说,“供电所开展图数治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故障点排查效率,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缩小了故障停电范围,而且在业扩勘查时,提高了供电方案的制订效率。”
人民电业为人民。未来,这些“全能型”供电所,就如同在电网的末端生长出无数智能、敏锐、个性化的根须,这些根须将深深扎根于广袤的中国大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带来强劲、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