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为决战决胜执行难,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力度,引导群众增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市中级法院按照省高级法院的要求,自4月25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失信联合惩戒和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宣传活动。
连日来,为把此项活动推向深入,市中级法院已开展多项活动。4月25日,市中级法院与省高级法院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两级法院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工作情况,并发布5起关于联合惩戒的典型案例。4月27日,市中级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曝光70名“老赖”,同时发布4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典型案例。4月28日下午,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玉杰通过新闻发布会,亲自向省、市媒体通报我市两级法院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活动,是解决执行难的有效手段。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支持人民法院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市委政法委大力支持,市直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
在曝光“老赖”方式上,我市不断创新手段,除充分运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LED电子屏幕、公告栏等平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外,全市法院还在人流密集区域,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微信推送等形式,全方位曝光“老赖”。在惩戒内容上,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担任公职、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开办企业、文明评比、购买住房车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选举等方面进行信用惩戒;在出国出境、银行贷款、招投标、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宾馆、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等方面严格限制;对于情节严重的,直接采取打击措施。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市中级法院已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617例,作出拒执罪有罪判决11案11人。
“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活动,就是要维护司法公信,对失信被执行人造成强大舆论压力,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法院工作的良好氛围。”李玉杰说,我市两级法院将进一步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失信联合惩戒定期会商制度,进一步运用网络查控系统,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进一步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宣传和失信曝光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