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重铸文化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复出后的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引起国内艺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演出视频被优酷、网易、爱奇艺等网络媒体相继转载。作为我省群众文艺作品的经典之作,合唱团先后受邀参加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出彩河南人”和省文化厅主办的“春满中原”等大型演出,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活动品牌。
经典,需要传承与创新发展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想让地里不长野草,最好的办法是种满庄稼。自2009年开始,马村区教育局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借助新教育试验平台,逐渐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区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梦·书香情”经典诵读活动,还通过经典诵读开放日、读书节、经典诵读展演、节日经典诵读等活动,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持续开展。
在经典诵读的基础上,马村女子爱乐合唱团的团员们尝试着把演唱《诗经》融入到中小学教学中去,力求在基层做一些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梁军华、许婷是焦作六中的音乐老师,她们不仅教学生演唱《诗经》,在全校开展《诗经》歌咏大赛,还成立了《诗经》俱乐部,带动更多教师融入其中,形成唱经典、诵经典、教经典的浓厚氛围。李海燕、段华、袁小燕是待王学校的音乐老师,他们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和有趣的活动中品味经典。
该区还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各校共组建戏曲社团16个,多个戏曲节目在参加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马村区工人村小学承担的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子课题“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荣获国家一等奖。
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村区群众文化活动有着深厚的基础。在上世纪90年代,马村区就有几十支合唱队,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合唱比赛活动。
传统文化要到群众中去。该区文化系统陆续开展了一些活动,区文化馆计划每周教群众唱一首《诗经》或古曲,现在已经教唱了《关雎》等几个曲目,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该区文化局还计划利用在每个街道文化站开设的文化讲堂,开讲《诗经》;利用该区的文化品牌“教你一招”,教群众学唱《诗经》。
如今,马村区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全市“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中,马村区的4场电视直播节目受到市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在我市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中,马村区实验学校合唱团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在今年的全市春节文化活动展演和马村区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中,龙狮虎、抬花轿等一批民俗节目和《梨花颂》等一批戏曲节目登上舞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