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山矿对新标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有声有色,经过专家验收组认真综合评定,以90.89的综合得分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日前,喜讯传来,古汉山矿这个“三高”矿井历尽艰辛终于跨入了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行列。
古汉山矿属于典型的“三高”矿井(即煤与瓦斯高突出危险性、高承压水、高地应力),自投产以来,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但由于地质条件恶劣,效果始终不理想。今年年初以来,该矿以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最终实现创建目标。
秣马厉兵 全员学习新《标准》
让干部职工都熟悉新《标准》、在工作中践行新《标准》是古汉山矿狠抓标准化创建的一项重要工作。该矿培训科负责人杨国庆告诉笔者,该矿创新实施了“宣、讲、学、抄、考”工作方法,促进新《标准》的落地生根。
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进行“一帮一”指导学习。机电队职工李全喜文化程度低,矿上开展“人人过关”背诵新《标准》时,他总是休班逃避背诵,该队党支部书记刘卫峰就利用工余时间帮助李全喜,终于让他掌握了新《标准》专业知识,经闭卷考试达到了优良。据了解,该矿共有21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新《标准》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众志成城 多措并举铸精品
为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水平,该矿坚持以支护改革为突破口,树立“一次设计到位、一次支护到位”理念,持续优化支护方式,为矿井达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全力提升职工岗位作业标准化操作水平,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键环节进行细化量化后融入到岗位、工序作业流程,促使职工自觉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良好习惯,助力矿井动态达标。
注重发挥“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该矿分批次对井下所有采掘头面、轨道大巷、各类硐室、钻场、设施等进行示范工程建设。在示范工程创建过程中,每天下午3时准时召开由矿主要领导和各专业分管领导参加的协调推进会,随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据了解,该矿坚持以点带面、全线推动,共打造精品工程81项,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朝督暮责 动态达标保安全
“标准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越是难办的事,越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去完成。创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是古汉山矿的奋斗目标。”在接受采访时,该矿矿长张健这样说。
为确保实现创建目标,该矿实施了“红黄旗”考核,对基层单位安全管理效果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效果进行综合评比,先进单位授予“红旗”,管理较差单位授予“黄旗”,并给予相应的奖罚。同时,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督导小分队,对标准化推进慢、懒、散,不按照新《标准》执行的区队进行处罚。今年3月6日,督导小分队在井下16041回风巷发现通风队风门不符合新《标准》,立刻进行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铁制度、硬执行让全矿干部职工对标准化创建工作都异常重视,确保了矿井的动态达标,夯实了安全生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