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成都佛山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潘斌: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干头
快马加鞭为哪般
陈旭: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抓 拍
抖擞精神再出发
今日课程
“有机会我一定到焦作看看”
“咱来不就是来学习了”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5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潘斌: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干头
本报特派记者 李 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成都实际、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潘斌(左图)在谈到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时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谈到成都如何把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时,潘斌说,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成都市立即行动,摸清自身情况,抓住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订了战略规划,实施了以“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为内容的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潘斌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过去,我们在建设新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生态和文化的挖掘,尤其是文化这一块。一个新村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再美的乡村也很难聚集人气,也不会吸引人。所以,成都在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中,非常注重挖掘成都的传统文化,比如说竹编、蜀绣、武术以及都江堰水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并将文化和生态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景区,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农村去,不仅把城市的文明带到了农村,而且把农村的文化传播到了城市。”

  通过实施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集体土地股权化和改造原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两股一改”,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都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作了有益的探索。潘斌说:“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保障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最关键的。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能够留给农民的资源一定要留给农民,能够保障农民的权益一定要保障’。所以,我们更多的是支持老百姓利用资源采取入股、租赁、组建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运营,将权益明确到个人头上,使老百姓从产业项目中获得收益,保障其合法权益。”

  采访最后,潘斌就焦作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潘斌说,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的了解,这两年,焦作在推进改革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乡村振兴的终极目的是发展经济。焦作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来推进这项工作;研究焦作自身资源,找准自身短板,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整体带动焦作的乡村振兴工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焦作乡村振兴发展大有可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