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结构偏重、污染行业企业较多的百年煤城焦作,想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兼得,除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外,别无选择。
循环低碳经济,其核心理论就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利用,使经济发展不伤害到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统一。
构建循环低碳新模式,要确立绿色发展主基调。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们应以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依据,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为抓手,利用绿色制造专项基金加快推进绿色化、智能化、企业技术等“三个改造”,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技术,大力研发、引进再利用与再制造、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共生与链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实现循环低碳生产。在这方面我们身边就有榜样,如龙蟒佰利联把进口原材料加工成钛白粉等产品,同时利用剩余渣料研发海绵钛、氧化锆等,把所有资源吃干榨净,实现了内部循环发展,这个经验就很值得推广。
构建循环低碳新模式,要落实节能减排硬要求。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再不厉行节能减排,煤荒、电荒、油荒以及环境恶化,就会成为挥之不去的噩梦,成为经济和民生难以承受之重。因此,节能减排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没有退路。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市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2%以上,在“三废”排放方面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标准。我们要在坚决完成省定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市标准,倒逼企业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减排降耗。
构建循环低碳新模式,要打好产能瘦身主动仗。我们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要求,锁定省定任务目标,分步骤、分批次淘汰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甩掉这些“包袱”,使焦作工业轻装上阵。首先,防止“捡到篮里都是菜”,在项目招引中坚决做到“三个不引”:一是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个不引;二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个不引;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一个不引。其次,加快中心城区“腾笼换鸟”步伐,认真落实我市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20年年底,中心城区90家工业企业除实施关停或就地转型的,全部迁入产业集聚区。
建立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焦作等不得也等不起。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决战决胜的精气神,上下同欲,尽锐出战,全力完成产业转型、绿色崛起任务,实现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同步提升,推动焦作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