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镇、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成都在城市更新中如何以旧‘焕’新?”
“互联网大数据在特色镇建设中起到什么作用?”
……
昨日18时30分许,我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的课程刚结束,市领导秦海彬、郭鹏、杨青玖又拉住了主讲人屈军,问题接二连三,聊了个把小时还意犹未尽。
屈军,成都市建委副主任、小城镇办主任,主管村镇和景观建设工作,在特色镇建设方面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独到的思维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屈军说,无论是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还是特色镇,都必须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是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所以,成都市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特色镇建设思路。
“在特色镇建设中,成都对于农家乐、民宿是如何改造、管理和提升的?”
“民宿也称短租公寓,成都在引导城市更新和特色镇建设水平提升时,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拿一点’的办法,农民有了钱也愿意投入房屋的更新改造中。相对而言,农家乐标准要低一点,民宿是在农家乐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屈军说,“在民宿的规范管理上,我们除了将各大酒店、旅社纳入互联网大数据外,还将所有民宿纳入‘互联网+社会管理’的平台。在这个互联网镇群管理平台上,我们实现人才、劳动力、资金、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让小镇直接参与社会化分工,提高小镇的生产效率,增强小镇的发展动力。”①2
更多报道见今日本报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