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募捐事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募捐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由于成本低、传播快、受众广、效率高,其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在网络募捐平台上,真伪信息难辨,诈捐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次次透支着社会爱心,也对网络募捐平台监管发起挑战。
据了解,网络募捐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款项,对有需求者进行点对点援助的一种新兴方式,其募捐渠道广泛,通过微博、微信、淘宝、贴吧、众筹网站等各种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募捐,相较于传统捐赠模式,网络募捐更平面化,方式灵活便捷、散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能挖掘出更多慈善资源,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援助,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真伪信息混杂,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故意编造催人泪下的剧情,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从而达到网络诈捐的目的,让原本充满爱心,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募捐变了味儿。
2017年,民政部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中明确要求,平台应加强审查确保信息真实,防止弄虚作假;平台要作好善款跟踪,监督专款专用。
那么,面对网络捐助平台发起的募捐,网友是怎么看的呢?
网友“melody_15200”说:“众筹平台应该提高受助资格的门槛,例如设置捐款最高额度。”
网友“Amor雯丫头”说:“不能盲目选择网络捐助,有爱心并付诸行动固然重要,但也要确定募捐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