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统领‘三农’工作的主抓手和重大机遇。博爱县将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统筹实施‘七大行动’,努力打造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朴、乡村治理高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美丽乡村,探索一条具有博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日前,博爱县县长陈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博爱县乡村振兴之路,要通过实施“七大行动”来实现。陈泓说,一是特色产业提质行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特色怀姜、优质林果、竹林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推进特色加工业提升,做强伊赛肉业产业化集群,做大澡巾布加工业,规范提升怀姜产品加工业,恢复特色竹编加工工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三品一标”总量规模,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
二是综合环境改善行动。全面启动全域水系规划建设,推进竹林水乡生态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建成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开展“空心村”整治,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三是文明乡风培育行动。开设农民夜校、农民网校,全面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挖掘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发展示范县”;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新乡贤”“最美博爱人”“孝悌之星”评选活动;建立健全农村“一约四会”,打造民风淳朴、文明有序的新农村。
四是乡村治理提效行动。突出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联户、支部联村”“设星定级、评星晋级”等活动。推进“抓早抓小+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模式全覆盖,启动农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打造治理有效、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五是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创新培训机制,积极依托企业、中介机构开展订单式委托培训,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协会等市场主体承担培训任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是精准脱贫攻坚行动。突出抓好精神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重点打造电商扶贫、集体经济带贫、特色产业扶贫、特色技能培训等扶贫模式,全力夯实组织领导、作风建设、标准体系、督导考核等四项工作,进一步抓实产业、做强特色、树立样板、打造品牌,高质量完成全年2300人脱贫目标。
七是资产资源盘活行动。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三块地”(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乡村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