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需要的餐具整齐摆放在托盘内,左手托托盘,右手摆餐具。拿餐具时注意手法卫生,骨碟拿边沿,汤匙拿匙把……”5月7日上午,在市龙源湖小区南广场举行的焦作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市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展示的中餐摆台技能,博得了市民普遍好评。
不仅是旅游专业的学生,该校的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也都带来了各自的学习成果,一分钟快速点钞、学生的手工作品等专业成果吸引了过往群众的目光,许多家长还向教师和学生咨询学校的专业、招生、教育和就业等情况。
据了解,我市现有技师学院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全日制学历在校生5.2万人;高职院校5所,全日制学历在校生3.5万人。我市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在技能大赛的参赛规模、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方面,均居全省领先位次。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2所、省级特色中职学校6所,六县(市)全部创建为省职业教育强县,在全省首批实现了职业教育强县全覆盖,职业教育发展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近年来,我市强力实施职教攻坚工程,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水平,职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先后两次受到省政府表彰,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孟州市职教中心与中原内配公司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河南工信学院加大校企合作,开设有“中德班”,为美的、海尔等企业订单培训人才,就业专业匹配度稳定在80%;焦作大学积极开展“三个紧密对接”,即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教学过程紧密对接生产过程、科研服务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其56个专业与我市主要产业关联度达90%,并与多氟多公司联合办校,在企业设立免费实习基地;焦作师专开展电商企业孵化,推动绞胎瓷文化产业发展;焦作技师学院与河南宇通、中原内配公司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与我市多家景区、宾馆、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山阳区冶金建材技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每年为我市输送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全市中职学校共与260多家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黄河交通学院牵头,5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19家企业共同组建成焦作市职业教育集团;由市职业技术学校牵头,1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14家企业共同组建成焦作市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了优质职教资源开放共享。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焦作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把职业教育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服务到哪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创新和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推动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和就业导向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把学校建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校企合作走出新路。
当前,我市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各职业教育院校将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围绕我市新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积极组建有企业参加的“职教集团”,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本着校企互惠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办学作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办学模式改革和教师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促进职业教育办出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各有关企业还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发挥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与职业院校共同做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等工作,为提升企业人才素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通过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形成具有鲜明特色、校企紧密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职业教育孕育着潜力和希望。我市将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化工等优势产业,以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积极调整职教专业方向,优化职教专业结构,把学校办进企业,让课堂走进车间,学工互促互进,工学一体发展,让学生增才干、增本领,让人才能就业、能创业,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开启新时代焦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贡献“出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