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鹏
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
通过在成都、佛山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我在学习中思考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地区在自身拥有发展动力的情况下,党委、政府如何发挥独特优势,推动区域加速发展?
第二,此行的最大收获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此行,我找到了名师(成都和佛山的党委、政府)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算法”,具体包含六个方面。
一是向制度激励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二是向前瞻眼光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三是向聚集聚焦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四是向历史遗留问题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五是向上级政策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六是向人才和干部的执行力要加速发展的红利。
第三,此行的最大感触是:掌握了名师的“算法”。我认为,即使基础条件较差,但只要勇于实践,就能结合自身特色实现逆袭发展。相反,如果我们在发展中放弃了党委、政府自身角色的最优策略,衰落就不可避免,就会错过发展机遇。
第四,通过学习,我感觉最有效的“招数”有两个:一是打造战略增长极。对于修武来讲,通过与郑州的功能错位发展,围绕高铁新城片区谋划建设旅游CBD,努力实现辐射全省的旅游集聚效应,力求“一招多效”。
二是实践“六大算法”。在制度创新方面,修武不断探索实施“两不见面”企业专业服务等机制。在前瞻性眼光方面,修武正在探索把美学设计和各项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在聚集聚焦方面,除谋划建设旅游CBD外,修武还在谋划民宿产业带、光电子研究院等项目。在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修武近年来先后拆除旧房共计42万平方米,实施了投资28亿元的老城改造项目,实现了城市升级,为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争取上级政策方面,修武正积极争取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等生态文化旅游方面的政策扶持和产业试点项目。在执行力方面,修武推出了《修武工作法》二十条,其核心要义就是系统提升修武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执行力。
下一步,修武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决策,弘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把修武打造成焦作乃至全省举足轻重的强县。
王 玲
温县县委书记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感受用意。这是全市又一次统一思想之行,这是全市又一次凝心聚力之行。我市三次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外出研修活动,虽然每一次的背景、内容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集全市之力加速焦作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市委有这么大的力度、气魄、决心,我们内心感触很深。焦作发展时不我待,焦作之兴责无旁贷,我们要率先垂范学、以上率下学,学出动力、学出后劲、学出担当,学出焦作人的发展自信。
二是感受差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路上我们都在比较,努力寻找差距,先进地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要从差距中找寻发展的源动力,找准发展方向,找到发展举措。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次研修要选择这两个地方?为什么这些城市在发展中领跑,而我们在跟跑?为什么人家的战略决策很接地气、切实可行,而我们往往在纸上谈兵,一再错失发展良机?为什么人家的干部在一个岗位时间长了能成为专家型干部,而我们的干部却难以解决“中梗阻”等问题?我们的差距有很多,关键在于理念认知的差距、干部作风的差距。两地对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精神的解读很精准。人家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顶层设计到位,能够迅速形成共识与合力,不断在创新中打破瓶颈,奋进前行。
三是感受动力。佛山人提出“产业兴、佛山兴”,他们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成为“头啖汤”。他们说佛山是“芯片”,佛山人不仅建设了工业园区,更是创造了一个时代。这种敢作为、敢担当、敢为人先的作风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每次外出,我们内心都有一种紧迫感、恐慌感,强烈的发展内生动力油然而生。
通过学习,我获得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一:坚持成果导向,要做自己,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开班典礼上告诫大家绝不能妄自菲薄,我对此感受很深。先进城市的今天就是我们想要的明天,但对于他们的经验方法,我们绝不能简单复制,更不能简单地自我否定,而要在提升发展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的同时,冷静分析别人的做法,在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径。
启示二:坚持需求导向,把实事求是谋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如何创新?如何破题?其关键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为本、以服务对象为本,我们要以此思考改革的问题,谋求政策领域的突破。从成都到佛山,我们处处可见机制创新带来的神奇“魔力”。他们通过完善政策合理解决多方利益诉求,这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真实写照。
启示三:坚持问题导向,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干部,真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我要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努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干部,努力使“干中学、学中干”成为干部崇尚的风气,努力传递正能量,为焦作转型发展发挥温县应有的作用。
原永宏
解放区委书记
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中心城区,解放区将认真借鉴成都、佛山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变压力为动力,变心动为行动,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新热潮,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力求在产业转型、城市建管、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二是明确努力方向,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我们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城四区”总体战略布局,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全力打造“四区四中心”,积极引进并发展一批高层次、高品质,且能够支撑城市长远发展的龙头项目,让中心城市功能更完善、辐射带动力更强、首位度更高。
三要精益求精,推动城市建管上档升级。我们要围绕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高标准推进“四城联创”工作,找准问题短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打造更加文明、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区。
四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优良发展环境。好思路、好制度、好项目必须用好的干部作风去推动,才能产生好的效应。这是成都、佛山发展能够取得佳绩的重要因素。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转变作风年”,我们将以“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查找在工作状态、敬业精神、创新思维、胸怀眼界上的差距,继续在项目建设、“四城联创”、棚户区改造、工业企业搬迁等中心工作中,锤炼干部作风,检验干部能力,努力补齐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知识上的弱项,让“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抓好每件事、干好每一天”“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实,积小胜为大胜”的工作理念和要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的精神,将目标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王家鹏
市工信委主任
通过学习成都、佛山两地转型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了自身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工作作风、责任担当、服务企业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发展路径,树立了学习标杆。市工信委要以这次学习为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作风,务实重干,推动我市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今后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抓住关键点,解放思想树高标杆。我们要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并重,鼓励引导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服务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要选准突破点,突出三大重点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企业“三大改造”,加快重点行业转型攻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和比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分享经济、大企业“双创”等平台建设,实施“千企上云”专项行动。
三要找准发力点,大力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大企业集团培育“1020”工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千企上云”工程、“腾笼换鸟”工程、以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品”工程、“三名”(名企、名品、名家)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引育工程。
四要突破瓶颈点,重点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与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建立问题协调机制,解决好企业行政审批、征地拆迁、中小企业融资“三难”问题。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杜安禄
市科技局局长
这次到成都、佛山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日程很满,内容丰富,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开阔了眼界,颠覆了原有的观念,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对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是对标先进,在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上再强化、再提高。这次考察学习,我对两地科技局局长的授课内容十分认同。成都科技局的陈局长讲到:企业是否注重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善创新者则生、则存、则强、则大,不善创新者则衰、则败、则死、则亡。佛山科技局的薛立伟书记讲到:要高速发展,就要招商引资;要高质量发展,就要招才引智。这两方面工作有本质上的区别:招商引“资”更多的是要素驱动,招才引“智”更多的是创新驱动。正因为我们在观念上与人家有差距,才在发展结果上与人家有差距。结合考察学习,我认为只有观念提升了,思想才会自觉、行动才会主动、工作才会见效,我们才会更加清楚地看到人家的先进经验和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使我们警醒起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从而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二是对标先进,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上再弯弓、再发力。成都、佛山两地在科技创新上的共同特点是:科技创新资源及相关配套服务数量多、规模大、档次高、配套齐、成体系、环境优、生态好。透过这些硬件折射出软件方面的特点是:两市各级干部的观念新、思路清、方向明、格局大、办法多、措施实、机制活、干劲足、作风硬、效果好。反观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与成都、佛山两市相比,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补短板,我们如何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实现由跟跑到领跑?我认为要在“九个更”和“六个紧紧围绕”上做文章。“九个更”,即方向更明确,思想更解放,政策更精准,资源更集聚,配套更齐全,环境更优化,机制更灵活,干部更担当,作风更过硬;“六个紧紧围绕”,即紧紧围绕创新而谋,紧紧围绕创新而干,紧紧围绕创新而闯,紧紧围绕创新而破,紧紧围绕创新而担,紧紧围绕创新而超。市科技局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自我加压、拉高标杆、敢为人先、勇争一流,为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世江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第三次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研修班,看到了很多新生事物,收获很多。两地企业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业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思考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坚信推动社会前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种气质、一种品质、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社会生态。创新是变革,是否认自我的勇气。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认识不到差距。通过学习,我们一定能迎头赶上,成都、佛山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甚至在有些方面我们能做得更好。目前,多氟多正在开展智慧企业、智能制造工程,我们通过智能设计、智能采购、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市场,让供、产、销的每个环节都“聪明”起来,并同社会联系起来。今年年底前,多氟多国家级新标准、新模式锂电池智能车间将建成,多氟多智能化展览展示也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创新需要良好的生态,在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时,我建议一要进一步减政放权,搞好政府的审批,用超前的思维和积极的态度支撑企业发展,提升政府的创新程度和效能革命。二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支持力度巨大、配套政策齐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产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战略工程,也是焦作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机遇。我市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很多企业都与汽车发展联系在一起,很多企业都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助力。多氟多投资50亿元的动力总成项目,是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摇篮工程,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未来有望成为拉动我市工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希望政府下定决心支持其发展,让我们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奋斗。
许 刚
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市组织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标先进找差距、转型升级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此次学习为焦作腾飞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学习先进、聚力向上的发展氛围下,全市上下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提高了能力,这种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气神为焦作再次腾飞提供了坚强保障。第二,此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焦作要发展、要进步,首先要在思想上转型升级,在观念上创新发展。创新没有固定模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在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敢于触碰“天花板”,多用肯定的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第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绿色、环保的时代命题为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加大环保技改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四,工业企业对城市经济发展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焦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大力实施产业和项目投资,让项目实一点、市场大一点、附加值高一点。同时,政府也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人才引进、项目资金、投资环境等方面为企业破解发展瓶颈,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薛德龙
中原内配集团董事长
不虚此行、受益匪浅,这是我此次学习的最深刻感受。
一是解放思想,找准差距。解放思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因此,我们在解放思想方面不能存在“上面急下面不急,两头急中间不急”现象。如果满足现状,企业就不能发展,虽然中原内配气缸套做到了全球第一,在规模、效率、市场占有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世界500强企业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二是聚集人才,大胆创新。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吸引人才,焦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仅有政策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从企业、社会层面发力,努力把人才吸引到焦作。创新决定未来。我们要学习成都、佛山大胆创新的精神,立足市场、引领市场,不断研发、推陈出新。
三是多管齐下,内在发力。企业是市场主体,如何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是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只能为企业创造发展环境,而发展的具体工作还要企业家自己做,成熟的企业绝不能依赖政府发展,而要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社会进步。
四是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经营企业不能靠喊口号,企业要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绿色化、智能化、技改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为此,中原内配提出了“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项目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原内配绝不会满足现状,下一步还要完善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为焦作工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孟祥哲
河南千年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在成都的感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成都在人才引进、金融服务、政策环境等方面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环境,值得我们借鉴。在清除体制机制障碍方面,我市要在简化审批程序、优化融资环境等方面发力,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全面营造服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创新服务方面,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各类主体提供更好创业创新平台。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人才优先战略,完善优化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途径、多层次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我在佛山的感悟:一是中小微企业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具活力的群体,希望政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环境、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运行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加强对本土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切实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作为推进焦作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本土企业的良好氛围,激发本土企业的投资热情和发展动力,大力培育本土自主品牌。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激情的保障,希望焦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以创新创业助推焦作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特派记者 董柏生 杨丽娜 李 秋 翟倩倩 整理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特派记者赵林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