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明日有阵雨或雷阵雨
从公元21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 市博物馆邀您“穿越时空”
公共机动车停车位 不容非法占用
我市开展汽车销售领域专项执法检查
今年企业稳岗补贴开始申报
焦作日报天天读
四城联创红黑榜
我市25个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年间
我市25个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记者近日从市民政局获悉,自2008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来,我市先后有25个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其中城市20个、农村5个。2017年我市5个社区荣获“河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市民政局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为切入点,从健全机制入手,不断发展防灾减灾队伍,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动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市减灾委在每年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统一要求社区组织实施一次彻底的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坚持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设防灾减灾辅导课程,定期给孩子们上安全知识课。建立健全了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加强成员单位的联动,定期分析防灾减灾形势,研究修订防灾减灾预案,合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了规范全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2017年,市政府还修订出台了《焦作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市所有县、乡、村完成了本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的制订,全市四级预案体系基本建成。

  脆弱人群是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为了确保这部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市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对脆弱人群实行“一对一”关爱服务。全市为所有残疾人、孕妇、小孩、外来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老人等脆弱人群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走访慰问,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化解排除。同时,我市还先后依托人民公园、龙源湖公园、缝山公园、焦作大学新校区、太极体育中心体育场,建成了可利用面积91万平方米、疏散人口近30万人的5个应急避难场所。基层社区选择绿地、广场、停车场、游园、文化广场或其他空地建设了社区避难场所。在此基础上,我市依托网格管理员,筑牢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实现了防灾减灾“工作延伸到末端、隐患排查到角落、信息公示在社区、问题化解在网格”的目标。

  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有专人负责,我市不定期组织灾害信息员参加省、市组织的防灾减灾知识培训,不断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各社区还对热心社区服务、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登记造册,组建了巡逻队、宣传队、救助队、护理队等志愿小分队,使其成为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先期处置、互助救援的中坚力量。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