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段时间,解放区王褚街道对辖区内所有楼院对照台账进行排查整改;新华街道对铁路沿线、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卫生死角和乱贴乱画集中清理;焦南街道对楼院卫生、垃圾堆进行集中清理;焦北街道对民主北路社区科研楼院进行集中整治;各牵头部门纷纷开展行业治理……眼下,全区上下坚持抓重点、抓落实、抓长效,将“四城联创”的决心和斗志书写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以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四城联创”攻坚战。
全力做好无主楼院、游园广场和文化阵地建设工作。该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出台居民楼院、城中村、背街小巷改造资金奖补办法,按照改造任务量,以月为单位,对各街道进行奖补。加快无主楼院(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该区对照12条创建标准和7条要求,在每个街道选取3个示范楼院,第一批先期打造27个精品楼院,并按照市文明办要求,协调各级文明单位与辖区88个无主楼院进行共驻共建,逐步完善提升;认真对照8条创建标准,对辖区5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逐个逐项检查;以打造精品游园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精心创建。
认真做好市容秩序治理工作。该区开展背街小巷经营秩序集中治理行动,对背街小巷的经营秩序和夜市问题进行日排查日通报,积极督促背街小巷脏、乱、差等问题整改落实;加大夜市巡查力度,派遣执法人员早、中、晚巡检,严防主次干道餐饮门店店外经营活动反弹,积极推进沿街门头招牌升级改造,围绕“四纵一横八节点”,采取“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的方式,以民主路沿街商铺为突破口,分路段、分批次进行门头招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该区已对民主路、果园路、普济路共157家沿街商铺门头招牌进行整体拆除,并同步进行更新改造。
加强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该区按照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要求,统一“六块砖”的毒饵洞修建标准;制定毒饵洞管理要求,对全区4300余个毒饵洞进行编码定位,统一喷涂编号,绘制楼院、街巷毒饵洞分布图,规范下一步鼠药投放及监测管理;督促各街道修补辖区毒饵洞,今年年初以来,各街道、园区新建毒饵洞1700余个。目前,该区共有毒饵洞4300余个,计划再建1500余个。
扎实推进窗口营业厅达标。该区组织力量,对辖区移动、联通、电信、邮政、供电5家单位共20个窗口营业厅逐个督导检查,要求单位负责人明确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焦作市“四城联创”窗口单位督导评分表》标准进行整改达标,5月底全部整改完毕。
着力开展“两小”门店治理工作。该区各街道食药监管所人员逐个门店进行排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将创建标准告知商户,明确创建要求,提升“两小”门店的达标率。同时,该区坚持一线督导,将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向各街道食药监管所进行通报,责令其限期监督整改。截至目前,该区共下发督导单16份,督导“两小”门店173家,“回头看”150余家。
大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该区加强市政设施管养,对烈士街、车站街、太行西路等主要区管道路开展排查整治,修补破损路面600余平方米,维修破损窨井盖19个,下水清淤19处;改造提升沿街绿植景观,对确定的和平街和孟州路两条道路实施绿植移种和选种新栽,进一步提高沿街绿植的观赏度;实施重点道路改造,对政二街实施“白加黑”改造,完成1800余平方米的机动车道改造;对花园街3800余平方米的人行道进行改造,并采用融合太极拳文化的人行道砖进行装饰点缀,提升城市道路的文化品位。
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该区制订农林水利局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任务及完成期限;落实河长责任制,持续开展普济河、群英河河段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除;加大垃圾清运力度,现场督导垃圾清运工作。目前,该区已累计清运垃圾18.38万立方米;东于村、西于村绿化带绿化用地已全部移交,施工单位已入驻实施绿化种植工作。
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该区在去年47座公厕整治的基础之上,今年又对9座公厕进行上档升级改造,并开工新建中转站连体公厕1座;与辖区10家沿街企事业单位签订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协议,完成市定任务;根据上级关于垃圾中转站改造的要求,对全区垃圾中转站进行摸底排查,查找出墙皮脱落、房顶漏水、地面破损等5大类问题,制订整修计划,拟对部分中转站操作间的房顶、墙体、地面等进行全面整治;安排专人对沿街道路两侧的果皮箱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在学生路等果皮箱较少的路段及时补置,对无法使用的进行更换,共补置果皮箱40余个。
全面加强进(出)市口环境整治工作。该区投入190余万元,在焦武路与丰收路交叉口,对丰收路南水北调渠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丰收路、焦武路两侧进行补栽绿化。同时,该区对乱倒垃圾、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放、宣传栏破损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共拆除广告牌95个,粉刷美化墙体1.74万平方米。另外,该区还在影视路及影视城门口种植黄杨球、百日红、红花草、蔷薇、红叶石楠、红叶李、木槿、侧柏等树木及花草10种近2万株,拆除违章大棚350平方米。
(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