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老人家中没有御寒的棉被,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故事生动彰显了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下乡插队时,就打下了亲民爱民的感情基础,多少年来,不论在哪里,我们都能看到他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亲切身影。对人民群众的亲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可以装出来的。只有长期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中断,才能赢得人民群众对你的亲近。一旦感情淡漠了,老百姓就会疏远你。培养同群众的感情,是终身必修课。要和群众面对面。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段时间不到基层去,心里就空落落的,制定的文件指导性就差。如果经常下乡入户,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仅会学到群众语言,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还会找到标杆、找到动力、找到源头活水。要和群众心贴心。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发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解难,把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的感情传递下去,把群众对党的感情激发出来。要和群众实打实。群众最喜欢实诚人。和群众打交道,要掏心窝子,态度诚、说话真、办事实,真正让群众感到可信赖,就能产生凝聚力。
抓工作的韧劲从哪里来?关键是要锻造出共产党人的坚强定力。一个人入了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经受住“爬雪山”“过草地”的考验,必须有坚强的定力来支撑。现在我们进行新长征也是这样。比如在抓脱贫攻坚上,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考察工作都要访贫问苦,每逢重要场合都要讲脱贫攻坚,每遇难事难题都要亲自督办,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坚强定力。想一想,如果我们都能保持抓常抓细抓长的韧劲,还有什么硬骨头啃不下,还有什么工作干不好呢?有一个故事始终让我难忘。我到海拔3860米的青海油田调研时,在石油工人中遇到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同志,我问她为什么到这里工作,她说她的姥姥姥爷、父亲母亲在油田干了一辈子,作为“油三代”的她,继续从事石油事业感到很幸福。心有定力,才能笃行致远。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实践的历练和升华。要稳得住心神,面对各种诱惑和名利得失时,始终保持平和心态,经常扫扫心灵上的灰尘,始终守住底线。要站得牢脚跟,认准了的事情,心无旁骛、一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扑得下身子,真抓实干,踏实工作,从小事细节做起,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
干事业的拼劲从哪里来?关键是要增强忠诚使命的自觉担当。我们党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经历怎样的风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了让老百姓喝上水,带领全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气概苦干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和执着,不是自发产生的。对党员干部来说,强化使命担当,要培植精神家园,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强化党的意识,时刻想着自己是党的人、党派出的代表,党叫干啥就干啥,党叫去哪儿就去哪儿,始终为党勤奋工作;要砥砺意志品质,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在奋斗中锻造自己。
进一步激发“三股劲”,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大事,使命十分光荣,任务也十分繁重,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能不能做好这种准备,能不能跨过前进中的一个个坎,离不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支撑。焦裕禄精神同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让中原更加出彩,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河南的时代考卷。把这份考卷答好,离不开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这是河南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兰考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持续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兰考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能做得到。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关键是要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同推进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事业结合起来。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亲劲有了,就会始终把民生、民想、民怨放在心上,主动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群体。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经常看到变化、感受到幸福。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向前推进。韧劲多一点,心浮气躁就会少一点,工作才会抓细抓实,就不会有“现场成秀场”的假调研,“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面子工程,“兵马未动、经验已出”的急躁心理。要围绕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等重大要求,凝神聚力抓落实,既立足当前,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着眼长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河南。要敢于担责担难担险。回顾近年来我省的发展,“三区一群”等国家战略规划和平台获批实施,空中、陆上、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形成了不少亮点,创造了新的优势,这都是广大干部群众担当作为打拼出来的。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去奋斗、去拼搏。要敢于担责,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分内事做好了没有,想一想责任尽到了没有。要敢于担难,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建功立业。比如在精准脱贫上,如期兑现承诺,需要我们攻城拔寨,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要敢于担险,面对重大考验挺身而出,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不找借口、只找办法,哪里最危险最艰苦就争着去哪里,真正做到入党时宣誓的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