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鹏)5月11日上午,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的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备案登记管理工作启动仪式上,刚刚给自己新买的电动自行车安装了防盗芯片的示范区居民郭清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被盗了!”
防盗芯片是电动自行车智能防盗的核心部件,其最大的功能就是定位系统,车走到哪里都会有记录。这是示范区在充分借鉴各地管理经验、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群众受益”的运行模式,推出“物联网+电动自行车”管控机制,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管控的一项具体举措。
示范区信访综治中心主任张亚楠介绍,今年年初,市政法系统开展“让群众更满意十件实事”活动,其中一项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机动车被盗案件多发问题,开展非机动车安全管控行动。日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到浙江省实地考察后,决定与浙江雨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此套系统,在示范区先行先试。
如此方便、实用的防盗系统,如何进行安装呢?该公司负责人冯坚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区内的居民,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购车发票原件,就近到派出所安装点或指定安装点,如实填写“电动自行车防盗备案登记表”后办理;无法提供合法购车发票的,经本人填写“电动自行车来历承诺书”后予以办理。
安装了智能防盗系统终端的电动自行车,若丢失且在10日内未能找回,自报案之日起10日后,车主可携带公安机关证明、保险单据等材料,到指定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自购买之日起1年内的两轮电动自行车,每辆理赔1200元;1年到2年内的电动自行车理赔700元;2年以上的理赔500元。在3年保险期内的所有车辆防盗设备免费过户到新车,无须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