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观摩学习先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壮大村集体经济,5月2日,博爱县召开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该县县委书记张建,县委副书记张红卫,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忠伟,副县长柴英杰等出席会议。
会前,张建一行先后到孝敬镇齐村、西王贺村,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现场观摩高效农业、温室大棚和农业采摘园等集体经济项目,听取这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模式和情况汇报。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张建说,在三农方面,今年要抓住集体经济这一重要突破口,利用坚强有力的村两委会班子去支持集体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讲乡村振兴五句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真正把这五句话落到实处,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会班子。一个坚强有力的村两委会班子能不能够形成、能不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与村级集体经济是不是强,是密切相关的。
张建强调四个问题需要去研究。
第一个问题就是需不需要发展集体经济。实际上,这就是要解决一个大河与小河的关系。小河就是一家一户的群众,大河就是我们的集体,大河有水小河满,这个新的关系就决定我们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组织在农村的各种作用发挥好。
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搞什么样的集体经济。搞什么样的集体经济,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集体经济需要有持续的收入;二是集体经济要有稳定的收入;三是集体经济要能够满足村里面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四是要能够让村民共享。我们要搞的集体经济能够达到这四个标准、四个特征,这个集体经济就搞成了。如果这个集体经济只是让部分人、小部分人收益,这个集体经济就搞偏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集体经济能不能搞好。在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认识问题和决心问题,而不是资金问题、项目问题、方法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这个村的当家人,是不是认识到集体经济发展对这个村的重要性。寨豁乡小底村的党支部没有向上级要一分钱,自己带着群众义务干了一冬天,搞了500多亩的爱心公园,同时还把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收拾收拾、整理整理全部变成集体的集中地,这就是认识问题。其次是决心问题。想干不想干、敢干不敢干,这就是决心问题。为什么市委书记王小平一直讲小干大困难、大干小困难、不干最困难、争干就没困难。他所说的争干没困难,不是说在具体事情推进当中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真正下定背水决战的决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第四个问题就是如何去搞好集体经济。首先,要以公为先。我们的党支部书记、两委会班子要以公为先,要有公心,不能用私心代替公心,不能用私心来代替初心。其次,要盘活、整合资源。一是土地资源要进行整合流转;二是村里面的一些闲置资产要盘活;三是要盘活各种资金。第三,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定不要与村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两张皮,它们应该是一个内涵互补的关系。集体经济一定要助推特色产业,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第四条,要去运营和运作。第一种村集体,自己干;第二种村集体,与能人合作干;第三种集体经济,运营方式就是让能人来引领干。每一个村的集体经济要一村一策,去研究、去推进。
张建希望通过现场观摩会,拉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战的序幕,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实现消除集体经济为零的村、集体经济不能够实现稳定收益的村、集体经济与特色产业发展两张皮的村。 (窦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