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育人为本,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阳区解东一小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模式,以“成长教育”为核心发展理念,在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渗透家庭教育指导,带动家长成长,最终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发展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近年来,该校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荣获“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德育示范校”“焦作市优秀义务教育集团”“焦作市文明校园”等称号。
那么,解东一小是如何通过“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近日,记者对该校进行了深入采访。
促进学生成长 是“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核心和支撑
每天早上,当嘹亮的国歌唱响、当庄严的国旗升起时,在解东一小的校园里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所有的学生会停止一切活动,老师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这时候,学校门口的家长也会停下脚步,和学生、老师一起,向着国旗站立行注目礼。
“这种看似自觉、习惯性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相互引导,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结果。”解东一小校长张伟华说,“首先是老师引导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歌唱响、国旗升起,都能作出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老师和学生的影响下,家长也会自觉参与进来。”
一个简单的升旗活动,不仅展现了解东一小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爱国情怀,更展现了该校“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成效。
那么,该校为何要实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呢?“教育的主体不仅是老师,还有家长,从孩子入学的那一天起,教师和家长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学生在学习远远不够,教师和家长应该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张伟华说。
那么,如何让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呢?“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成长平台。
这个活动每天都要邀请家长代表进入课堂听课,课后参与评课,并提出反馈意见。教师通过讲课,发现差距和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家长通过听课,深入了解教学要点,提升辅导能力。
“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有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家长信任教师,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能够关心和帮助家长,使自己的指导意见变为家长的具体行动。”张伟华说,“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自然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发校本课程 是“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载体和平台
其实,“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只是该校打造成长平台的一个缩影。为了促进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该校专门开发了特色鲜明、有较强针对性的“三位一体”校本课程。
为了促进学生成长,该校设置了根基课程,也就是着力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课程。此外,还通过开设阅读课程、各类社团活动和博雅课程,对学生的技能和能力进行培养。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个特长,目前我们还设置了竖笛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提升综合素养。”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解东一小副校长高娜说。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该校设置了基础课程、主题课程、培训课程和引领课程四大课程。“教师的成长,就是狠抓基本技能,以培训为手段,以‘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为平台,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高娜说。
此外,该校开展的“校本微培训”活动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又一个重要平台。这个活动鼓励学校草根专家走上讲台,进行多领域、多层面的专业微培训。
如今,“校本微培训”已发展为该校的一张名片,新疆哈密市伊川区第八小学教育团队来该校参加手拉手活动时,就对这个活动赞不绝口。
目前,该校成立了解东一小崔艳玲语文名师工作室、王政坤数学名师工作室、周丽娟英语名师工作室,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和个人发展规划。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庭辅导能力,该校设置了入学课程、毕业课程和陪伴课程。“对于家长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家长会、专家讲座、‘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营造家庭辅导和学校教育同步进行、双管齐下的教育氛围。”高娜说。
如果说,设置“三位一体”校本课程是发展的需要,那么将校本课程付诸实践,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已经开展3年的“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就是对该校所倡导的“发现教师、成就教师”的教师成长路径的有益实践。
然而,这个活动实施的过程并不顺利。教师们原本教学任务就很重,每天增加一节公开课,大大增加了教师们的压力和工作量,起初很多教师并不理解,甚至排斥。
“应该说,教师的成长是实施‘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关键和支撑,为了让‘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先给老师减压,只要老师敢于走上讲台,就是一种进步和成长。”高娜说,“每位老师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我们陪着老师一起备课、磨课、研课,一点点引导鼓励其改正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如今,“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已经从起初老师们的排斥、恐慌变为现在的自如、洒脱。借助这一平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张维维、石利利、韦洁心、毕小红、张琼、王杰芳、李洁等,分别在省、市、区各学科优质课比赛中将头等奖尽收囊中。
目前,该校已经培养出30余名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三位一体”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带动学生和家长共同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 是“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目标和宗旨
在“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带动下,解东一小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均得到了成长。这里的教师敬业、善教、博爱、儒雅,这里的家长无论职位、学历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但都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家庭辅导技能,这里的学生崇美、向善、勤学、求真,这里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区前列。
如果说,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目标和宗旨,那么,近年来,该校南北校区的深度融合、并肩发展,就是该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生动体现。
2013年,该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原来的光亚小学成为解东一小南校区,南北两个校区实施以强带弱、深度融合发展。
“和北校区不同,南校区随迁子弟较多,教师专业水平较弱,家长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水平急需规范和提升。”负责南校区发展的解东一小副校长郑洁说。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缩小校际间差距的关键。南校区除了开展“天天公开课,好课人人上”活动,有层次地剖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外,还在学期末根据教师的诉求开展“复习引领展示课”活动,助教方式也从“给什么吃什么”变为“需要什么给什么”,从而满足老师们的需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家庭教育薄弱是制约南校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长的培养我们先从穿着打扮和规范其行为习惯抓起,然后通过家长会、培训讲座等形式,逐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郑洁说。
学生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指标。为了让南校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该校坚持开展“天天英语”课间集体诵读活动。通过此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此外,该校通过对教学质量检测以及对基础数据的横向比较、纵向跟踪;通过对课堂练习、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合理监测,缩小班级间的差距,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目前,南校区的教学成绩从全区排名倒数开始逐渐跟上北校区的步伐,提高了四五个位次。在本学期进行的阶段性测试中,南校区个别班级和学科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北校区一些班级的成绩,实现了零的突破,该校也被评为“焦作市优秀义务教育集团”。
“今后,我们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立足发展实际,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向着更高的教育目标迈进。”张伟华说。
本报记者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