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年基业 再铸辉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英福公司与焦作煤矿的发展
编者的话
我所经历的焦作煤矿罢工
带头遵守换届纪律 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唯帽是举”
回收的尴尬
要重视“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重视“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
□溱 羲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餐厅大吵大闹、在墙面上胡乱涂鸦、待人刁钻没礼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熊孩子”,他们不仅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还会在公共场合影响他人。据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感觉现在“熊孩子”多。目前,“熊孩子”似乎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熊孩子”本是对淘气、可爱的小孩子的昵称,然而现在“熊孩子”却带有更多的贬义色彩,原因无外乎“熊孩子”越来越普遍,惹的事越来越多,对别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熊孩子”越来越多,会影响社会对孩子的整体印象,“熊孩子”身边的乖孩子还可能对其产生畏惧心理。

  当然,“熊孩子”不是天生的,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父母没有原则的宽纵和溺爱是他们变“熊”的直接原因。当孩子犯错时,一些家长往往会以“他还是个孩子”等借口辩解,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熊”的嚣张气焰。如果孩子犯错,还被纵容,只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熊孩子”长大了,很可能也不懂得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很难有正确的是非观。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必须建立在明辨对错、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很多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犯罪的共通点都是,小时候没有人对其危害公德的行为进行制止,从而导致他们慢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当然,小孩子的认知有限,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尊重他人。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熊孩子”的第一责任主体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应该有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看到事情的后果,向受到困扰的人道歉。当然,教育过程中应该耐心一些,操之过急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孩子既是一个自然人,也是一个社会人,从小就需要家长在社会公德方面给他们引导和教育。我们在讨论和谴责“熊孩子”的时候,必须重视他们背后的“熊家长”,因为只有家长以正确的言行给孩子作出示范,引导其趋利避害,孩子才能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健康成长。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