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魏和平)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温县农机局围绕构建一个体系、优化四项服务、推动“三全”发展,把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转型。
一个体系,即社会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县农机总动力48.82万千瓦,百亩耕地农机动力108.9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5%,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四项服务,即县农机部门主推的农机购销服务、技术培训服务、机车维修服务和作业信息服务。
优化农机购销服务。该县依托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势,为有购置意向农户、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比如,县农机局协调豫翔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县邮储银行合作,为农户提供购机担保贷款,并提供培训、作业信息等配套服务,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豫翔农机合作社年销售各类农机具500余台(套),销售额占全县农机销售总额的50%以上。
优化技术培训服务。该县采取农机购置时培训、合作社内部社员培训、农机检验检测时培训、三夏和三秋专项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全县农机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保证了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
优化机车维修服务。目前该县有大小农机维修网点20余家,年维修能力7000余台,并在实践中创新了“农机维修托管服务”新模式。比如,广土农机合作社在三夏、三秋农忙开始前,与农机户签订机车维修托管协议,对机车进行全方位作业维修保养,并为托管维修保养的农机具提供作业订单,保证作业面积。该合作社年托管保养联合收割机300台、大型拖拉机500台、各类农具800台,实现了合作社与托管农机户的双赢。
优化作业信息服务。每年三夏、三秋开始前,温县农机局利用全县农机调度平台,作好全县农机的统计、调度和外来农机的联络及信息发布,通过召开作业市场交易会、发布农机作业信息等手段,加大订单作业的签单力度,使农机合作社提前与村委会、农户特别是无机村、困难户签订作业协议(作业价格低于市场价),扩大订单作业范围。据统计,该县每年订单作业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0%以上。
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温县农机的“三全”发展,即作业服务全程化、服务范围全面化、农机升级全速化。
作业服务全程化。近年来,该县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展业务范围,开展了土地全托管、半托管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程服务。截至目前,该县土地托管面积12万亩,其中全托管3.5万亩,半托管8.5万亩。
服务范围全面化。该县的全面服务体现在“三个拓展”上,即从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向怀药、花生等经济作物拓展,从农机局工作人员深入合作社检查督导农机维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等环节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拓展。
农机升级全速化。具体表现为三大升级,即由小型农机具向大型农机具升级,由通用农机具向专用农机具升级,由一般农机具向智能化农机具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