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黄立宝(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
主讲人档案
黄立宝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是一位专家型官员,在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主管综合信息、粮食调控、粮食管理等工作。
主要观点
广东省佛山市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聚焦在实体经济,着重抓好加大政策供给、以点带面迈进、激活主体作用三方面工作,推动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具有佛山特色的改革经验模式,为全国提供了生动的“佛山样本”。
第一,加强政策供给,推动改革精准落地。佛山市把完善制度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相关工作实施意见和一系列关键性、引领性的专项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佛山市贯彻落实“三个支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办公室、创新驱动发展办公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办公室,健全全市“一盘棋”格局。
第二,攻坚重点任务,以点带面引领全局工作整体上台阶。具体而言,共有五大重点任务。
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去降补”重点工作。
拓展空间去产能,将去产能与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格局结合起来。佛山市的“僵尸企业”少,传统产业产能比较富余。因此,佛山市结合“一带一路”走“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发展道路,扶持更多企业“走出去”,加大国际产能合作力度,以经贸升级带动去产能升级、推动去产能由内部消化转向对外输出,确保去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由政府牵头,推动陶瓷、纺织、家电等相关领域的企业抱团“走出去”;整合佛山市的优势产品,搭建优质国际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简化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2017年全市新增境外直接投资企业43家,协议投资额达46.2亿美元。
因城施策去库存,去库存与完善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佛山市精准发力,制定实施商业办公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探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调整和优化中长期供给体系。
注重实效去杠杆,将去杠杆和金融服务提振实体经济相结合。佛山市加快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本市企业申请设立民营银行;落实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大批优势企业上市融资;探索设立债券融资风险缓释基金;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企业开展债务清理、债务整合。
多措并举降成本,将降成本与政府服务改革和营造便利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佛山市打清费减负“起势拳”,出台9类18条清费政策;打财政扶助“重直拳”,从2017年起三年内安排17亿元资金为企业降负;打综合施策“组合拳”,实施《佛山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佛十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打企业内部减负“制胜拳”,培育市场化降成本平台,推动企业开展内部降成本行动。2017年,佛山市累计帮助企业减负349.23亿元,较2016年增加65.23亿元,其中新政策减负122.5亿元。
问题导向补短板,将补短板与扩大有效投资结合起来。佛山市出台落实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引领科学稳健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编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推进57项补齐软、硬件基础设施短板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扩大制造业投资,鼓励扶持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把产业链补齐;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平台和载体建设;扶持建设特色小镇。
二是下大力气抓全面提高质量,把全面提高佛山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来抓。
三大战略: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佛山人增强“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建设国际化的佛山标准体系,打造更多高端佛山品牌,夯实佛山质量基础,扩大高质量有效供给。
三是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提升高新技术培育质量;深化科技金融融合,让产业和金融进行融合;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引进计划,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加大工匠人才培育力度。
四是深化改革,从优化制度供给上增强供给体系的动力与活力。
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佛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工作要点》,推动9项需要国家部委协调的重大改革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大数据统筹应用改革,制订《佛山市大数据统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组建了广东省首个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局;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实施《佛山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方案》,打造八大平台公司等;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依法清理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
五是打造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造营商环境的举措包括: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力打造高品质“法治佛山”;加大“放管服”力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速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入推行“互联网+易通关”模式,简化外商投资手续;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了解企业诉求;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树立正确导向,激励市场主体踊跃开展改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在全国率先建立产业发展保护区,释放“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的强烈信号,激励企业家坚守实体经济不后退;培育和发挥典型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扶持成立佛山众陶联产业平台,积极复制推广众陶联经验,成立了众塑联,并筹备成立众铝联、众家联、众衣联等。
上图 佛山市加快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本市企业申请设立民营银行,落实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大批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图为佛山南海金融区。
(本报记者李秋整理)
教学关键词
●三大战略: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
●加强政策供给:佛山市把完善制度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蓝色贸易壁垒: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三去一降一补”:拓展空间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注重实效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问题导向补短板。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杨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