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的手机号码,本想拿来注册一个微博账号,没想到却用一条验证码登录上了别人的账号——很多用户表示,二手手机号码为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如登录上他人账号、不能注册APP账号等。对此,运营商表示,目前一手号码几乎没有。电信专家表示,应用程序提供商要考虑到类似问题,在设计应用程序时将二次验证问题设计在内。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用户数达8.87亿人,联通用户数达2.84亿人,电信用户数达2.5亿人,手机早已成为人们须臾离不开的生活工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号码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还是注册各种网络账号、APP账号的必要工具。没有手机号码进行验证,很多账号无法注册和使用,甚至一些账号必须使用手机号码方能注册。这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沟通、联系功能外,手机号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人们的互联网通行证,离开手机号码,人们在网上寸步难行,更无法融入互联网生活。
但现实中,人们基于各种原因要更换或注销手机号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手机号码被更换或注销后,并不是永久废弃,而是经过6个月的“沉默期”后又投放到市场供他人选用。因此,问题和麻烦随之而来,当某个手机号码已经被注册网络账号却未被注销时,要么后号主无法再注册该网络账号,要么后号主可以通过密码找回等途径使用原账号,进而获悉原号主的通讯录、照片甚至财产等信息。
这种现象带来的风险和麻烦显而易见。如前所述,很多人使用手机号码的主要目的是注册各种网络账号,一旦该手机号丧失这一功能,其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同时,更换手机号码者未必知道将无法再登录某个账号,或者储存在相应账号里的信息将面临泄露或失窃的风险。这样的话,二手手机号就成了“麻烦号”。后号主不仅无法使用号码的附加功能,反而会接到催债等与前机主相关的信息。而前机主看似抛弃了该号码,却无法“擦除”所绑定的相关账号,由此面临“信息裸奔”的风险。
当手机号码附加太多功能时,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均应考虑到二手手机号给用户带来的风险和麻烦,进而制定更加有利于维护用户权益的规则。作为运营商,不妨设置更长的“沉默期”,以减少前机主和后机主间的影响。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也要不断完善安全规则,如提供便捷、安全的账号注销或更换手机号功能。比如,设置与电信运营商相同的“沉默期”,当用户长时间未登录账号时则进入安全保护模式,再次登录需要身份证号码等验证程序方能激活,避免后号主仅利用手机验证码就能查看前号主的信息等。
除了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相关部门有必要建章立制,完善手机号码使用规则和账号注册、注销规则,让手机号码成为与用户身份高度相关的安全号码,避免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