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简洁、大气、自然,与游园街景相得益彰。近来,月季公园北门附近一座正在建设的景观建筑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不是人们猜测的房产销售中心,而是一座基本改建完工、即将投入使用的环卫公厕。
三座品质公厕近期开放
走进这座公厕,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干净、整洁、大气。仿大理石防滑地砖光可鉴人,洁具质感上乘。智能化、人性化是这座公厕设计和设备配备的最大亮点,感应式水龙头,便池皆为感应冲水,冲便器智能防臭、节水减排,厕所配有先进的除臭设施,让如厕不再掩鼻。
人性化设施更加完善,公厕配备有第三卫生间,婴儿护理台、宝宝安全座椅、儿童坐便器、无障碍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设有紧急呼叫系统,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按压呼叫系统求助。小便池均用隔板进行分隔,保护如厕隐私。公厕在设计上还突出了对女性的关爱,女性厕位多于男性厕位一倍,女卫生间还专设了化妆台,每一处设计细节都让人感觉温馨舒适。
据了解,像这样“内外兼修”的公厕在我市还有2座,一座位于解放路与山阳路交叉口东北角街心游园附近,另一座位于龙源路和长恩路交叉口西北角龙源湖公园附近,建筑装饰风格分别为新中式风格和简欧风格,与周边街景更加融合统一,目前都已基本建成。这3座高品质公厕正在进行设备调整、细节装饰、保洁和外部绿化,近期将投入使用。
“公厕革命”补足民生短板
何来如此改变?源于我市今年强力推进的“公厕革命”。
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精细化服务,关系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然而,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是很多城市公共服务的短板,我市也不例外。一些公厕设施简陋陈旧老化,维修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不能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此外,部分人流较多地段没有设置公厕,导致个别人随地便溺,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小厕所,大民生。为改善市民的如厕环境,进一步改善民生,今年我市以推进“四城联创”为抓手,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对城区公厕进行改造提升,一场“公厕革命”在我市城区全面进行。
对“公厕革命”的重视与推行是对民生民情的真正关怀。为强力推进民生项目实施,我市城管部门研究制定了“公厕革命”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确保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8座环卫公厕的新建任务和50座环卫公厕的改建任务。其中,新建公厕均为国家一类环卫公厕;改造提升的50座公厕均为三类及以下标准公厕,改造提升后将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
落实民生项目,责任重大。市、区两级城管部门、环卫部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超强度推进项目落实。截至5月16日,项目推进一个多月时间,第一批4座新建公厕已全部开工;50座改造提升公厕,开工29座、完工12座,实现了工程超速推进。
用绣花功夫推进“公厕革命”
这场有温度的民生实践,仍在加速推进。5月17日下午,市城管局组织召开“公厕革命”现场会,观摩各城区公厕新建、改建工作,对当前我市公厕新建、改建工作和公厕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推进“公厕革命”。
观摩过程中,由市城管局牵头、市环卫中心建设、即将投入使用的3座现代化、高标准公厕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有人认为,不就是个厕所,有必要这么细致、用绣花功夫去推进吗?
“高质量推进‘公厕革命’需要思想观念的变革!”“公厕革命”现场会也是一场转变思想的讨论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渴望更多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市委、市政府挤出有限资金推进“公厕革命”,就是要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只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好,排除万难,高质量完成改造提升任务,让城区公厕发生质的改变,才能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思想进一步统一,与会人员积极交流建设经验,学先进、找差距,比拼赶超的信心倍增。
我市各城区城管、环卫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提进度、见成效、争一流,确保高质量完成公厕新建改建任务,交上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