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陈明:太极拳中眼神的运用
用太极拳丰富文化生活
愿借风霜修栋梁
河南省体育教师和式太极拳培训 暨“太极名师进校园”系列活动举行
洋弟子的太极拳情缘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借风霜修栋梁
——记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秘书长宋栋堂
作者:本报记者 高小豹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宋栋堂在练太极拳。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连接我市博爱县清化镇与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的道清铁路在我市穿城而过,不仅让两地在这一百多年来加强了商贸货流,也同样促进了文化交流。上世纪60年代,道口镇一个小村子里,一群放学后在一起耍拳的孩子们,他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发源于我市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

  其中一个名叫宋栋堂的男孩,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并在此后60多年的岁月中,追逐着、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太极拳梦。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精粹,深得‘易’文化和‘道’文化精髓,它具有健身、疗养和抗衰老等诸多功效。”谈到太极拳时,年近古稀的宋栋堂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的神色。

  回顾宋栋堂走过的路,记者发现,他的每次人生选择都与太极拳有关。

  偷拳:煤矸堆上的年轻矿工

  “这几天,陈师傅要来这里教拳了……”1973年夏天,这个消息在我市冯营矿不胫而走,人们说的陈师傅,正是来自我市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大师陈照奎。

  格外关注这个消息的,是一个年轻的矿工——宋栋堂。1972年,22岁的他离开道口镇,来到冯营矿,就一直渴望学习温县的太极拳。然而,当年那个消息却只是在小范围的人群中散播,他多方打听,才知道了陈照奎授拳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那天晚上,冯营矿煤矸石下的一处空旷平地,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在场地上边招呼矿工边说:“今天,太极拳大师陈照奎来这里授拳,你们可以先展示一下自己会的动作,符合条件了才可以报名……”场地一侧站着的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就是陈照奎。当宋栋堂来到场地中央将自己小时候练的拳表演一遍后,陈照奎点了点头。

  接着,有人把宋栋堂领到了报名处。然而,宋栋堂却被工作人员提出的另一个报名条件挡在了门外。无奈、沮丧,一下子全装进了宋栋堂心里。他被赶出了场,对太极拳痴迷的他心有不甘,宋栋堂脑子一转,悄悄地拉着几个要好的工友,低声对他们说:“你们是不是真的喜欢太极拳?如果真喜欢,他们在里面教,咱趴煤矸堆上偷偷学吧!”

  在他的鼓动下,有两个工友加入了偷拳的行列。谁知道,他们在煤矸堆上刚一露头,就被场上的人发现了,几个坷垃扔过来,两个工友早就跑没影了。可是,宋栋堂躲了一会儿,又趴上了煤矸堆。有坷垃扔过来,再躲;然后再趴上去……

  就这样,一连三个月,宋栋堂白天在矿上干活,晚上就趴在煤矸堆上偷偷学拳,回来后自己琢磨着、练着。

  宋栋堂对太极拳的痴迷劲儿被矿上的司务长知道了,他决定帮帮这个道口小老乡。

  当天晚上,当宋栋堂大大方方地来到冯营矿煤矸石下的空旷平地,一想到自己可以堂堂正正跟着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学拳,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修学:行走四方的汽车司机

  “陈老师教的这套拳上气快,舒展大方。不过,如果一个动作老师教你三遍还不会,那就要挨踢了。”回忆起自己跟陈照奎学拳的经历,宋栋堂坦言那段时间让他对太极拳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说,自己单鞭动作当时做得不够好,陈照奎耐着性子给他多次示范纠正,可还是让老师不太满意,就实实在在地挨了陈照奎一脚。“也就是那次,陈老师看我学拳有一股韧性,此后教拳时格外关照。以后再来矿上教拳时就干脆直接住到我的宿舍,并给我讲了好多太极拳心得功法,特别强调练拳时静下心来和潜下心来的不同境界。”宋栋堂的话里,流露着对陈照奎的无限感激之情。

  就这样,宋栋堂跟着陈照奎一学就是三年。1976年,开车外出归来的宋栋堂却没有在矿上等来陈照奎,甚至连陈照奎去哪儿的消息也无从知晓。每天陪着他的,就是陈照奎教的太极拳和太极拳心得功法。

  1977年的一天,他开车到焦煤集团供应处拉钢材,在等待装货期间,他打了套太极拳。“咦!小伙子你打的太极拳很正宗啊!跟谁学的?”旁边一个人说。

  “我跟陈照奎老师学的!”宋栋堂说。

  “陈照奎,他现在就在这儿住啊!”旁边的另一个人说。

  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宋栋堂终于又见到了自己的老师陈照奎。当他给陈照奎练了套太极拳时,陈照奎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太极拳的套路就是这样了,练拳重要的是德,要潜下心来修学……

  传艺:人人夸赞的太极拳名师

  2018年5月的一天,市人民公园西门口南侧一处空地,一身白色太极拳服的宋栋堂打起拳来动如江河、静如山岳、刚柔并济、舒缓飘逸,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似风拂杨柳,把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宋老师的拳架立身中正,为人和善可亲……”现场,跟随宋栋堂学拳的人纷纷夸赞说。

  就在旁边的一个宣传板上,一段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1973年,师从陈式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陈照奎大师学拳;1994年师从太极拳大师王西安胞弟王玉安老师学拳。“自从陈照奎大师离去之后,我就时时不忘老师教诲刻苦练拳。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王玉安老师,又跟着他学习太极拳。”看到记者的疑问,宋栋堂说。2002年,宋栋堂从市人大退休后,就天天在市人民公园西门口练拳。由于宋栋堂拳架中正,技艺娴熟,不断有人前来要跟着他学拳。很多人问怎么收费时,他都表示“学拳不收费”。

  “2005年,我在人民公园教拳时,有的学员说我们的拳怎么和别人打的有点不一样。”宋栋堂说,此后他才明白,原来一些学员喜欢上了太极拳大师王西安的拳架。既然学员喜欢,那说明确实够好。之后,宋栋堂专程赶往温县陈家沟,当面向王西安请教太极拳方面的问题。因为有陈照奎和王玉安的那段情缘,再看到练拳已经相当精益的宋栋堂如此谦虚,王西安也是心里十分喜欢,两人更是相谈甚欢。

  如今,宋栋堂不仅桃李满天下,他对太极拳的领悟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太极拳内涵丰富,奥妙无穷,不仅能锻炼身体、锻炼意志,还能修养性情。要潜下心来从太极拳的习练中悟出为人之道、处世之方,从太极拳的舒缓飘逸中学会平静心气、淡泊心志、淡定神情;要从太极拳的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轻柔圆滑、跌宕有致中体味到做人的原则;要从太极拳那连绵不断、劲断意连的拳术中,领悟到做事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必须谦虚好学、坚持不懈,方能收获不菲,有所建树。

  看到眼前这个年近古稀的武痴,记者禁不住诗意萌动写下一首《七绝 咏宋栋堂》:

  天地何曾分厚薄,多情日月赠韶光。

  生来从不惧辛苦,愿借风霜修栋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