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险重见担当。
5月15日清晨,我市城区遭暴雨袭击。
“密切关注雨情,作好抢险准备!”市城管局紧急部署的指令伴随着倾盆暴雨发布出去,市、区两级环卫部门立即行动,人员、机械随时待命。
短短3个小时,我市降雨量达到67.3毫米,达到气象规定的24小时暴雨量。
“解放区开启清淤、疏通模式。”
“马村区开启清淤、疏通模式。”
“山阳区开启清淤、疏通模式。”
“中站区开启清淤、疏通模式。”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启清淤、疏通模式。”
9时左右,雨势渐收。随着市城管局一声令下,各城区环卫工人立即赶往已形成积水的路段,清理窨井箅子,排除积水。
“调整作业模式,出动洗扫车清淤,对路面及道沿石进行清洗;组织人员清除慢车道、人行道雨后产生的淤泥、垃圾,防止雨后扬尘。”10时许,市城管局再次发出号令,各城区环卫部门洗扫车全部出动,人机配合,实施清淤、除尘作业。
急难险重显作风。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清洗辖区山阳路、韩愈路、民主路、中原路两侧淤泥。”
“解放区辖区人民路、普济路、南通路、新园路等道路都需要进行清洗。”
“山阳区抓紧清洗辖区山阳路、建设路等重点路段。”
“中站区重点清洗辖区解放路、光华路、怡光路、紫荆路、跃进路等路段。”
“马村区重点清洗辖区解放路、文昌路等路段。”
“各城区加强对老城区的清扫。民主路过往车辆已开始扬尘,加快清扫速度。”
市城管局与各城区环卫部门保持着密切沟通,根据各城区清淤、除尘进展情况,适时发出指令。
各城区环卫部门之所以关键时刻人员冲得上、车辆开得出,源自平时工作做得扎实。多年来,我市坚持为环卫工人办理“五险”和意外伤害险,使环卫工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想方设法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设置“环卫港湾”、座椅式环卫工具箱,让环卫工人感受到浓浓关爱,充分调动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环卫装备的投入,提高环卫机械保养水平,创新“机械+人工”作业新模式,强化环卫机械操作技能培训,确保了环卫装备随时开得出、用得好。
15日夜间,又一场大雨落下。16日,我市环卫部门打响了新一轮清淤、除尘攻坚战。为确保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清淤任务,市城管局派出督导组,现场督导,靠前指挥,对个别淤泥堆积严重的路段,果断投入使用最近从意大利引进的“道路宝”清扫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据统计,在此次清淤行动中,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共出动环卫工人5000余人次,洗扫车、冲洗车等机械化作业车辆160余台次,采用人机配合的方式,对城区路面上的淤泥、垃圾进行集中清除,确保了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