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郭家新(佛山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局长)
主讲人档案
郭家新,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从事金融监管、外汇管理、货币管理等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处长、处长,现任佛山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局长。1996年,郭家新获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中国金融》《上海金融》《金融经济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拥有很深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佛山市在探索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着重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国家产融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金融。佛山市先后出台《加快股权投资行业集聚发展实施办法》《佛山市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佛山市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创业投资中心、珠江西岸融资租赁区域中心,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二是率先探索“三链”融合,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佛山市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佛山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业、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生产性服务业六大产业领域,依托当地国家级高新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广东金融高新区三大高端载体和中国南方智谷等产业基地,将发展智能制造业作为升级产业链的主攻方向;提升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引进步伐,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合作及跨国并购;围绕产业链完善资金链,形成了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相结合的金融体系。
三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佛山市大力推进企业融资上市,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新三板挂牌、上市等进行扶持;大力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截至2017年年底,共有注册挂牌企业3510家,累计实现融资超947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促进企业债券融资,出台《佛山市债券融资扶持暂行办法》,扶持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实现持续规范发展。
四是政策引导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优化间接融资服务。佛山市设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以“保险+信贷”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通过保险增信实现融资;完善全市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和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合并、重组、增资、上市等方式,增强实力、做大规模;设立技改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绩效和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企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提升金融对外合作水平。佛山市重点推进“香港+佛山”离岸贸易合作、千灯湖创投小镇建设等合作项目,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加强与广州和深圳的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对接,主动承接广深创新溢出效应以及广、深、港金融后台产业转移;提升“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水平,加大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力度,服务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
六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地方金融生态。为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开展涉众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整治、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排查等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对非法集资等金融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在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佛山市建设了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全市37家银行接入平台,授信额超百亿元,并针对失信违法企业和个人,建立部门动态联合惩戒机制。此外,佛山市还加快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与人行、银监等驻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强化组织、人员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地方金融的监管力量。
(本报记者李秋整理)
上图 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服务大厅。
主要观点
佛山市的金融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从2006年的“让资本之光照耀产业高地”,到2011年提出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再到2017年打造的珠江西岸创业投资中心、珠江西岸融资租赁区域中心两大平台,该市的金融创新工作硕果累累。同时,佛山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政银保、区域集优债、小贷公司私募债等一批创新金融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