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事超声工作20余年;她奉行生命高于一切的行医理念,借助各种超声探头,敏锐洞察患者脏器内的细微病变;她接诊的病人数以万计,未出过医疗差错,从未收过病人一个红包……她就是市第五人民医院彩超室主任张涛。
钻研技术勇攀高峰
张涛今年43岁,在彩超室工作已有21个年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凭借着一双慧眼,借助各种超声探头,敏锐洞察患者脏器内的细微病变。
“彩超是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利器,我们要用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张涛说。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彩超室的主任,张涛在工作之余经常阅读各类医学书籍,钻研专业技术,研究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新进展,积极探索并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她十分重视年轻医生医德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定期讲课并讨论问题。在她的带领下,该科室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专科联盟单位。
彩超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手段之一,因此,“忙”是彩超室一年365天永远不变的景象。张涛往往早上一上班就坐在机器前,直到病人做完时,才发现已过下班时间。“有时候忙起来,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们走路都是习惯性跑步前进,争取为病人提供更多检查时间。”张涛笑着说。
上班忙,下班也不清闲。张涛的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随时待命。3个月前的一个深夜,张涛接到医院外科医生的电话,称收治一名腹痛的女性患者,需要立即会诊。挂了电话,张涛立即赶到医院,第一时间为患者检查。
在做检查的过程中,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流量下降,充盈不饱满。张涛凭着丰富的经验,诊断患者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确诊后,医生立即对患者实施手术,患者脱离危险。
张涛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任,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带领科室人员圆满完成了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的超声检查。从医20多年来,她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做检查,未发生过误诊的情况。有的患者在确诊后疾病得到及时治疗,想用红包对张涛表示感谢时,均遭到拒绝。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得到患者的尊重和理解,是我最大的心愿。”张涛说。
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我是医生也是一名党员,请相信我。”5月21日上午,市第五人民医院彩超室内的空气有些紧张,张涛坐在彩超前,看着检查床上的患者认真地说。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子,听了张涛的话,男子想了一下说:“我考虑考虑。”
张涛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写在报告单上,又叮嘱患者:“请相信医生,正确认识疾病。”
男子离开检查室后,张涛有些无奈地说,男子颈动脉狭窄已经达到手术指征,但他不相信医生,却相信保健品,准备靠吃这些保健品把斑块消除。这才一个月,已经做了2次彩超,每次都问斑块有没有。每次给男子做检查,她都会给男子讲相关医学知识,希望男子早点认清事实。
虽然时隔1个月,但张涛仍清楚地记得男子第一次做检查的情形。男子的体检单上写着头晕6个月,超声检查结果,其颈动脉有斑块,血管狭窄80%。血管狭窄供血不足是引起男子头晕的主要原因。男子若不尽快治疗,很有可能出现脑卒中。张涛建议男子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石亚伟联系,提前介入治疗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男子听了张涛的建议后,满不在乎地说,来医院检查就是为了证实保健体验店的检查结果准不准。两个检查结果差不多,说明保健体验店没骗人,他准备吃保健品消除斑块。如今,吃了1个月的保健品,男子的斑块并没有消除。
就在张涛和记者说话的时候,刚刚离去的男子又返回检察室,说:“医生,斑块真的没小?”
张涛说:“我是医务人员,会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她接着说,“吃保健品无法消除斑块。”作为医务人员,她最不愿意看到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钱花了不少还没有治好病,男子终于相信张涛,表示尽快办理住院手续。
2015年,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为该院各个科室负责人,张涛也是专家组成员,承担着重要的筛查责任。3年时间,张涛对5000余名患者进行筛查,一半以上的患者都被检查出颈动脉狭窄。张涛对待每一位体检者都非常认真,在她的帮助下,300余名患者提前介入治疗消除高危因素,避免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