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好不好,群众最知道。近年来,温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扣医疗、医保、医药、医院“四医联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温县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全县人民健康水平,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第一组数据
温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全县总量的72.3%,今年县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转诊人次较2017年增长11.5%,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换句话说,在温县,群众七成以上的健康问题在乡、村两级医院得到解决,九成以上的健康问题在县、乡、村三级医院得到解决,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在温县基本成为现实。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温县已不再是主要矛盾。
这个成果的取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实施分级诊疗和差别化医保补偿,解决了群众就近看病难的问题。温县组建了171个家庭医生团队,以贫困人口、老年人、重症慢性病、孕产妇、儿童、严重精神障碍人群为重点,逐步扩展至普通人群。目前,城区居民签约率达31.14%,农村居民签约率达74.02%,对贫困人群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100%,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优质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
二是加强医疗协作,解决了挂专家号一票难求的问题。目前,温县4家县直公立医院对14家乡镇卫生院实现医疗协作全覆盖,和省、市医院合作建立医联体及专科联盟34个,同时每年组织100多名市县医疗专家下乡对口支援;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互联互通。2017年,省、市、县协同救治病人307例,成功抢救危重病人51例;开展远程会诊2460人次,开展远程心电检测4.51万人次。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打造了温县优质医疗品牌。五年来,该县累计拨付1.31亿元,用于县级公立医院六项投入和乡、村两级各项医改补助;先后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无偿划拨土地80亩、42亩、43.3亩,解决发展空间难题;累计投入资金3006万元,实施乡村卫生建设项目24个,提升13家乡镇卫生院、71个一体化村卫生室、23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乡村医疗机构配置设备达169台(件),改善了百姓身边的就医环境。同时,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温县籍医疗人才回归,完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机制,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使200余名医疗人才回温工作。目前,全县共有19个重点专科(培育学科),其中省级4个、市级13个、县级2个,县人民医院骨科被确定为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县二院建成全省首家基层胸痛中心。突出健康保障和疾病预防,举办健康大讲堂276期,受益群众13.7万人次,并将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相结合,组织创编了“康复太极十五式”,开展“太极拳进医院、进病房”活动。
第二组数据
温县4家县级医院住院均次费用4143.45元,门诊均次费用114.44元,较全省县级医院平均水平分别低333.35元、30.56元,年可为群众节省支出2053.87万元、2802.26万元;乡镇医院住院均次费用分别为1171.49元、45.75元,较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526.51元、14.35元,年可为群众节省支出459.33万元、662.74万元。
这个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三项举措:
一是将医德医风建设具体化制度化,扎牢防范多开药、乱检查的篱笆。温县每年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拨付挂钩;实施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严禁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药品、化验检查挂钩。2012年以来,财政列支10074.47万元,用于弥补医院取消零差率、政策性亏损等损失;2017年,列支医保基金1482.6万元,用于支付乡村医护人员一般诊疗费和健康签约服务费。这些举措,既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又保证了医院和医生的收益。
二是强化药品规范供应,让利于民。2012年取消药品加成后,温县陆续出台《温县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管理规范》等文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对出现违规采购行为的处理规定,使其做到按章办事、各行其责、有责必究;严格落实全市“两票制”,保证药品质量和基药配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品配送成本。五年来,共为群众节省支出1.06亿元。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障药品质量。全县共设立26个药品配送监测点,药品配送到位率达100%,基本药物监测评价系统覆盖率达100%。
第三组数据
2017年,温县困难群众的就医平均实际补偿比高达93.6%,1433个重症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个性化签约服务。这两项工作,都是温县在全市率先开展的创新性做法,为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拓宽了视野、探索了路径。
这个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两个创新:
一是创新医保托底思维。为防止“一人患病、全家返贫”现象发生,温县在全市率先启动医保精准扶贫托底救助工程,统筹发挥好医保托底保障作用。县财政拿出146万元,为1305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医疗托底保险。经托底医疗救助,困难群众的就医平均实际补偿比提高至93.6%。
二是创新医疗补偿路径。温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进重症慢性病分级诊疗工作,列支医保基金500万元,目前重症慢性病患者签约1433人;列支医保基金1000万元,弥补取消药品加成,补足乡村一般诊疗和健康签约服务费用;预付880万元周转金,确保“先住院、后付费”模式顺利实施;优化医保补偿程序,形成了病人出院就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四合一”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