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我市发展的命根子。
放眼全球,国际经济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发达经济体走势呈现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反复波折。审视我市,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新动力不足和传统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企业经营困难。
对此,我市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牢把握转型升级的工作主线,始终如一的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回升的势头。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盘点我市今年前3个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可谓亮点多多。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活跃。今年1~3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亿元,同比增长15.0%。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1~3月份,全市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全市50家高成长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同比增长18.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3百分点。
在焦作工业经济不断成长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和显现。
先看数据,当前我市工业生产下行压力仍在,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十七位。1~3月份,全市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57家大型企业中,有38家企业总产值同比呈现增长,19家企业同比下降,增长面仅为66.7%;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1~3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对当前经济平稳增长造成压力。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1~3月份,全市新开工项目61个,同比仅增长1个。其中,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个,同比减少1个。
再看基础,焦作的传统工业多数居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不少产品“粗、低、重、耗”,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焦作的新兴工业“小荷才露尖尖角”,虽然前景无限广阔,却依然稚嫩,远未长成“参天大树”;焦作众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拉大了焦作工业发展空间,但是产业集聚的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
如何加快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高质量增长道路?如何加快实现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产业链条由短到长转变、产业形态由散到聚转变,构建起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如何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把“焦作制造”升级为“焦作制造+焦作创造”?
工业是焦作的金字招牌。从焦作的发展氛围看,随着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工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实施,政策性红利已经开始显现。工业第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市抓工业、谋工业的发展氛围将更加浓厚,企业发展的信心将进一步增强。
而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焦作工业该咋干?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当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运行正处于能否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从供需两端发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工业发展要提速,既要靠项目,还要靠服务、靠环境。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调控,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运行走势,做好重点企业和行业的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把握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动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企业发展,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加快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有效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动力短板。一要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订和实施行动方案,在优势领域、关键环节重点突破,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支撑。二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高端化延伸,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巩固提升优势产业。三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政策和资金扶持效率,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能形成新的增长极。加快项目建设。要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和我市需要重点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尽快开工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引进龙头型、创新型项目,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积极推进签约项目的实施,加大“促开工、促在建、促投产”力度。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商务两区等载体建设。
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压力。一方面,政府要搭建平台,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建立健全工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优化信贷评审模式,简化贷款手续等方式,重点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规范企业财产抵押登记工作,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减少政策性规费收取,杜绝不合理收费。同时,还要引导金融部门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开辟融资服务新途径,有效支持企业中短期融资。通过以上手段,打造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金融环境,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各地要结合市委开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活动,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效能,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用能、融资、人力等各项成本。要针对第一季度企业刚刚复工复产、存在问题较多的实际,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对这些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分解到有关部门,明确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定办理时间节点和办结时间;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现场办公、实地督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促使企业尽快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
强化督促问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开门红”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开门红”工作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定期督察;要每月召开一次运行调度会,分析把握动态,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效益稳定增长。二是开展督导活动。对于在一季度工业“开门红”工作中早谋划、早行动,措施得力,增速达到市预计指标的县(市)区,将给予通报表扬;对于行动缓慢、措施不力、增速靠后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三是营造氛围。各地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工具,跟踪报道各地组织“开门红”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焦作工业,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有雄厚的研发力量、有高素质的产业职工队伍……没有理由不发展得又好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