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汛期将至。
近日,从黄河防总传来“黄河今年发生大洪水可能性较大”的警讯,拉响了黄(沁)河防汛的警报。
据黄河流域气象中心预测,今年6月至9月,黄河流域降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整体偏多,黄河中下游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国家、省、市对此高度重视。黄河防总、河南省防指先后召开2018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分析研判今年防汛形势,对防汛工作进行总动员,对重点防汛准备工作再安排、再部署。黄河防总总指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要求沿黄各地防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精心谋划准备,强化工作落实,完善防灾应急预案,抓紧排查处理隐患,提升科学调度水平,加强人员物资保障,坚持守土有责,形成黄河防汛抗旱整体合力,确保黄河安全度汛,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位于黄河中下游接合部,承担着黄河及支流沁河两条重要河流的防洪任务。黄河自小浪底出山谷入平原,由孟州市逯村控导工程进入我市,流经孟州、温县、武陟3县(市),在武陟县仨堤头出境,境内河道长98公里。沁河自五龙口出山谷入平原,由沁阳市西庄村进入我市,流经沁阳、博爱、温县、武陟4县(市),在武陟县方陵注入黄河,境内河道长80公里。我市黄(沁)河大堤总长257公里,其中黄河大堤长61公里、温孟滩防护堤长44公里、沁河大堤长152公里。丹河口以下的59公里沁河左堤和沁河口以下的22公里黄河左堤,是国家防总明确的确保堤段。我市河段洪水具有峰值高、涨势猛、预见期短等特点,且地上悬河突出,临背悬差大。武陟滩面高出背河地面4米至7米,沁河口河段滩面高于新乡市地面20余米。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以来,虽然黄河河道平均冲深2米左右,但仍然是地上悬河。沁河在丹河口以下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2米至4米,也是地上悬河。黄河发生大洪水时,对沁河形成倒灌,可以影响到武陟县老龙湾河段,一旦堤防决口,将危及豫北平原、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以及卫河下游广大地区的安全,影响范围达3.3万平方公里。我市黄河滩区还居住着近1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多,发生大洪水时,滩区群众迁移任务非常艰巨。若沁河发生2500立方米每秒以上流量的洪水,沁北自然溢滞洪区进水,区内5.2万人需要外迁。
我市作为黄(沁)河防汛的重要地段,防汛主要任务是确保黄河花园口站发生22000立方米每秒及以下洪水时黄河大堤不决口,确保黄河小浪底站发生10000立方米每秒及以下洪水时温孟滩防护堤不决口,确保设防标准内河道工程不跑坝,确保沁河武陟站发生4000立方米每秒及以下洪水时沁河堤防不决口;洪水漫滩时,确保黄(沁)河滩区、沁北自然溢滞洪区群众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5月18日,我市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真领会上级的新精神新要求,认清当前防汛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薄弱环节,全力做好2018年防汛工作。5月20日,焦作河务局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黄河防总、河南省防指及焦作市防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黄(沁)河防汛工作。目前,焦作河务局上下总动员,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组织力量,落实责任,采取措施,积极开展防洪工程建设、抢险预案修订和防汛队伍演练等工作,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
百里之堤,如何确保万无一失?焦作河务局局长王昊向记者介绍,今年黄河防汛工作形势严峻、问题复杂、任务艰巨,焦作河务局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制体系和工作格局;加大《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和《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宣传力度,提高依法防汛能力;加强防汛队伍建设,5月底前完成队伍组建工作,6月底前开展黄河防汛指挥调度综合演练,确保群防队伍有名有实,切实提高抢险队伍实战能力,满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强化涉水安全管理,明确迁安预警责任,开展滩区迁安救护演练,对河道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加大涉河安全宣传力度,重点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汛检查督查,对今年防汛责任书中明确的防汛队伍和料物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黄(沁)河抗洪抢险时队伍拉得出、料物供得上;加快防洪工程建设进度,重点抓好黄(沁)河堤顶道路、险工续建、涵闸改建及防汛屋建设,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加强河道工程巡查,及时进行根石加固,组织好滩岸观测群防队伍,及时掌握河势变化及险情发展;完善军队、地方、河务“三位一体”的军民联防体系,强化通信和网络管理,压实压紧各级防汛责任,严格防汛和值班纪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黄(沁)河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