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小巷、宽阔的马路,处处体现了城市的无限生机;绿色的草坪、干净的楼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平安祥和。如今,山阳区的大街小巷,一步一小景,十步一大景,景景交融,相互映衬。一阵清风掠过,留下缕缕清香。这都是“四城联创”带来的新气象。
5月21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心市民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山阳区,实地了解“四城联创”工作给山阳区带来的变化。
精心打造示范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城市更干净、更美丽、更舒适、更宜居,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
在“四城联创”工作中,山阳区选择一条市管道路(山阳路)、一条区管道路(工字路)作为示范路实施精心打造。
当天15时许,“市民观察团”成员首先来到山阳路探访。在山阳路中段,“市民观察团”成员参观了中铁十五局围墙、中旅银行楼、陶苑小区等处,焕然一新的建筑外墙、整齐划一的门头招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阳路全长7.2公里,综合整治工作涉及山阳区新城、焦东、百间房、太行、艺新、光亚6个街道。整治任务主要包括建筑外立面粉刷、门头招牌统一设置、铁艺围墙和卷闸门喷涂、空调外机加装外机罩、各类架空线捆扎整齐有序等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山阳路的综合整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在收集各方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施工方案,制订了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各相关街道迅速行动,按照方案要求,明确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截至4月9日,山阳路各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整治楼体外墙166757平方米,修整围墙8782平方米,安装空调外机格栅1452个,对453个卷闸门喷漆,对1541个临街窗户防护网喷漆,拆除门头招牌256个、安装239个,捆扎架空线1.2万余米。”山阳路综合整治牵头单位山阳区环卫处主任张战红介绍。
随后,“市民观察团”成员冒雨来到山阳路牛庄转盘探访进(出)市口整治情况。“市民观察团”成员看到,在牛庄转盘西南角游园,该区利用原有游园作绿化,栽植草皮及灌木球,增加了微地形、景观石和造型油松、碧桃等树,被泥土覆盖的老铁路也被清理干净。太行路与北环路连接游园,东侧增加了花池,更换了道沿石,改造了人行道,施工均按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改造。
工字路的变化更让“市民观察团”成员感叹不已。“我在这条路上居住多年,对它的情况比较了解。过去这条路坑坑洼洼,山阳区对工字路进行了改造,现在路面平坦舒适了。”“市民观察团”成员王海忠深有感触地说。
工字路上的22块墙体画引起了“市民观察团”成员的关注。“这些墙体画有十九大报告的内容、有家风家训的内容,样式新颖,内容丰富,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市民观察团”成员买春才直夸赞。艺新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宏斌介绍完墙体画后,又指着附近一座楼房说:“我们整治楼体10栋,楼体喷刷面积7430平方米,用的都是质量好的真石墙漆。整治工作从4月18日开始,到4月22日各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无主楼院变化大
山阳区共有9个街道、33个社区、36条背街小巷、130个居民小区及99个无主楼院。无主楼院是这次整治工作的重点。“市民观察团”成员当天还探访了太行街道市检察院小区和艺新街道粮站院小区的整治情况。
市检察院小区有2栋楼9个单元108户。住在这个小区的张保申老人说,“四城联创”给他们小区带来了很大变化。在街道和社区的协调下,在结对文明单位的帮扶下,该小区休闲广场种植了草坪,美化了墙体,种菜、乱堆乱放等现象都没有了。
“粮站小区建设之初基础设施不完备,垃圾桶常年得不到更新;又因地势低,路面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小区居住环境差。艺新社区指导该小区成立了小区党群议事会,动员居民集资,区政府、街道给予大力支持,多方协调辖区单位进行帮扶,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赞不绝口。”粮站院小区党群议事会成员郭小枝说起小区的变化十分开心。
“在无主楼院整治工作中,我们开展的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无主楼院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山阳区组织99家文明单位结对帮扶99个无主楼院,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签订了结对帮扶计划书,做到了共有项目(文明宣传五项任务)与协商项目相结合,文明宣传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单位实际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截至4月底,文明单位深入结对无主楼院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300多次,参加活动人数2000多人次,清理垃圾200多立方米,协商共建资金近百万元。”山阳区“四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克武说。
让家园变得更美丽
“今天探访山阳区‘四城联创’工作,我感受颇深。山阳区老旧楼院多、城中村多,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四城联创’任务十分繁重。创建中,该区全区动员,群策群力,大力度、快节奏、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各街道、区直各单位和社区(村)干部主动领责,勇于担当,对照测评体系,补缺补差、对标达标,开展高标准、全覆盖的精细化整治行动,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市民观察团”成员、市人大代表刘宗华说。
“‘四城联创’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活动,山阳区‘四城联创’氛围浓,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山阳区面貌明显改观,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升了该区的综合软实力。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山阳区在城区‘四城联创’工作综合排序中名列第一,这只是创建路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希望山阳区继续努力,将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早日进入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市民观察团”成员、市政协委员胡红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寄予了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