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地位
多当“领头雁” 不为“甩手官”
“一苗难求”
红色旅游大有可为
“离婚考卷”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地位
□秦待见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期看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3月11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理论产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呼唤,满足了实践的需求。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正在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为此,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充分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思考和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同时也要思考和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新时代的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五年的发展成就为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五年的理论创新为新思想的创立提供了充分理论准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针举措,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论。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诞生作了充分理论准备。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定力量是人民军队。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是“十四个坚持”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

  (三)“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相辅相成关系

  “八个明确”是从理论层面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是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怎么办”问题。它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略、路径和办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同志在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时特别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提炼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提出和发展之后的六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发表为标志,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产生和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阶段。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变成一种具体的国家政治形态。第六个时间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提炼概括了社会主义世界五百年发展的六个时间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课题。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主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利剑抓“四风”,通过八项规定抓“四风”,取得了显著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我们党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

  (作者为焦作市委党校马列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