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转型引擎正发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
市工商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市工商局旅游分局揭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引擎正发力
——透过经济数据前瞻我市工业转型路径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以转型攻坚为引领,构建产业转型升级体系,是焦作工业的常态。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转型的爬坡过坎期。目前,我市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发展环境和政策措施相对滞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对标《中国制造2025》,我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精传统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焦作制造向焦作创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1.5亿元,同比增长9.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税112.1亿元,同比增长0.7%。

  收入位次提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1.5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较上月提升2个位次。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贡献突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1.6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9.6%。

  利润位次后移。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1.6%,居全省第十四位,较上月后移2个位次。其中,全市公有制经济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6.6%;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5.1%。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2.1亿元,同比增长0.7%。

  部分重点行业表现突出。一季度,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的有21个行业,同比下降的有14个行业。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提高1936.7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提高29.4个百分点。

  “443”产业效益下降明显。一季度,全市“443”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3.5亿元,同比增长9.9%,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8.1亿元,同比增长0.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7.8亿元,同比增长0.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双“50”企业效益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双“50”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5.8亿元,同比增长10.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5.1%,应收账款106.9亿元,同比增长8.2%;产品库存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20.3%。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一季度,全市亏损企业共计13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共计5.3亿元,同比增长2.2%。从大中型企业看,大型企业亏损较多,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144.9%。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外环境呈现新特征,工业创新发展面临深刻影响。从发展趋势看,国际产业转移、调整进程加快,技术、市场等逐步成为决定产业链分工地位的主导因素,产业发展呈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趋势。从国内环境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顶层引领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持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激发新的发展潜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制造2025”的加快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增长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我国工业“十三五”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

  自身发展面临新要求,我市工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一方面,焦作工业基础较好,工业整体规模和实力较强,是河南省重要的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能源、化工和铝工业生产基地。同时,经过积极培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另一方面,焦作工业转型升级依然迫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焦作工业肩负重任。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解决焦作工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四个焦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必然要求。坚持“量”与“质”、“破”与“立”、“专”与“融”、“产”与“城”更加协调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

  一是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焦作工业还有较大发展和提升空间,必须在进一步注重规模增长的同时,做高做优增量,更加重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二是坚持提升传统与培育新兴并重。今后几年,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三是坚持专精发展与融合发展并重。依托特色优势资源,以特色产业链和特色工业品为重点,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加快重化工业与新型工业融合、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打破产业边界,促进产业融合。

  四是坚持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推进并重。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统筹城市功能区规划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协调配套,坚持产城一体、以产促城、以城带产、城乡统筹,改造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宜居宜业发展环境,不断拓展城乡协调发展新空间。

  转型升级是发展倒逼的结果,不仅是一个浴火重生、破茧成蝶的过程,更是一种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状态。焦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要加快构建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保障的转型升级体系,以工业转型升级引领一、二、三产全面提质发展。

  ——坚持项目为王,健全项目招引、储备、落地、督导、推进等机制,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加快构建覆盖项目建设全流程、各环节的管理推进体系。当前,重点要加快推进“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和工业十大项目,促其早日建成,达产达效。

  ——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要支持科技创新、延链补链、两头在外等各类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要加快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科技总部新城、腾云电商园二期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整合骨干企业和驻焦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加快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特别是要借鉴成都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经验,加快建立符合焦作实际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被誉为产业转型的“中场发动机”,不仅能够有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促进第三产业扩量提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如广东工业设计城,就是通过建设开放合作型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促进创新创意资源和生产性服务要素高效聚集,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从品牌策划、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品牌运营推广、市场营销的全链条服务。要借鉴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模式,尽快研究出台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打造高水平服务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抢抓机遇事宜时宜,怀川腾飞指日可待。圆梦需要行动,只幻想不实施,梦想永远是水中月。爬坡过坎,最可贵的是勇气;克难攻坚,最难得的是精神。如今,怀川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工业经济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我们相信,以重点项目为支点、以工业十大项目为切入点的焦作工业,定能强力推进“四个焦作”建设,构筑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在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大放异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