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按照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回头看、强调研、补短板”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着重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加强督促、指导和服务,推动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长效发展,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带动法治工商建设整体提升。
据了解,近年来,市工商局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中,持续努力,服务理念逐步深化、执法方式有效改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执法效果显著提升,沁阳市工商局、中站工商分局先后被确定为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其工作经验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服务型行政执法成为全市工商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一个有力抓手,全市工商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进入新阶段。
今年市工商局把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强调的“回头看、强调研、补短板”新要求作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分析实情、打好基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探索解决办法,针对问题强化指导帮助,提升短板和弱项。着力实现服务型行政执法由探索型向规范化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变。
据了解,市工商局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中,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规范化建设。依据全省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培育标准对已经命名的省级、市级示范点进行再培育、再提升。对达不到标准、示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加大指导力度,限期改进,使示范点名副其实;对经指导后仍停滞不前、不具有示范作用的撤销其示范单位称号。要求各级工商部门严格标准、注重质量、淡化数量,推动示范点培育工作逐步规范化、精细化。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打造、推荐、命名一批示范标兵单位,带动工作向更高水平提升。
二是开展大调研活动。以5年来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推进情况为主题,以已有示范点为样本,以执法中服务理念的植入程度、柔性执法方式的运用水平、利用“互联网+”创新监管方式的具体举措、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下步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为主要内容,按照深入调研、梳理问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的步骤,在8月底前开展认真细致的大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情况,摸清底数,认真梳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亮点、难点和弱点,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要求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汲取基层智慧、总结基层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督促指导等方式,“条块结合”精准发力,有效补齐工作短板。市工商局法制室要组织评选、公布优秀调研报告,并向市政府推荐。
三是认真做好行政指导和行政调解工作。深化柔性执法,落实修订过的河南省行政指导、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和示范文本,根据执法实践探索、梳理、公布行政相对人的违法风险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行政指导,积极预防、减少和纠正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行政调解工作,规范行政调解行为,认真做好行政调解案卷立卷归档,探索建立行政调解数据采集、汇总和分析制度,为行政决策、依法监管等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纠纷的发生。
四是持续创新执法和监管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现有平台将服务型行政执法和“放管服”改革有效衔接、深度融合,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增强企业与百姓的获得感。深入推进执法方式创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加强行政执法网上服务和信息共享,积极探索网上咨询、网上听证、网上意见征集和反馈,做到程序规范、功能完善、操作简单、可查可控,使服务更优。创新监管方式,通过数据共享,探索将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检验检测、违法失信、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进行汇聚分析,提升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