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60年发展历程的焦作市实验幼儿园,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园和河南省示范性幼儿园,对我市的幼儿教育有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该园以塑精干队伍为目标,狠抓教师专业发展,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先后培养省特级教师1名,省中原名师1名,省教育教学专家2名,省名师1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市名师和市骨干教师13名。正是在这些教师的传帮带下,市实验幼儿园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新教师快速入格,青年教师积极定格,优秀教师主动升格,为实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挚爱生命 热爱孩子
王玲
珍爱一个个鲜活的、幼小的生命,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真切的体验和认知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师的热爱生命的智慧和从事幼儿教育的底线。
身为市实验幼儿园负责安全工作的副园长、省名师王玲,始终把幼儿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总是周密计划,细致安排。如针对防震、消防、防恐防暴开展不同主题的疏散逃生演练,要求老师预先组织孩子思考和讨论逃生办法:“以防震为主题的演练和以消防为主题的演练逃生路线一样吗?”“一楼班级从哪个门逃生最快?”这些问题充分支持孩子主动学习,提高突发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逃生避险能力。
“挚爱生命,要将情感置于所有的教育技能之上,首先确保孩子人身安全。”王玲说。 李文静
专业引领 促教师团队整体提升
张玲玲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凸显在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特点以及环境和生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全方位的,具有综合性特点。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方面。
作为业务副园长和中原名师的张玲玲,不忘初心,深入一线,通过保教管理,多措并举,有效引领教师团队专业提升。
为设计出孩子们喜欢的、有利于促进其发展的学习材料,张玲玲经常和老师们一遍遍研究材料,通过体验操作与幼儿行为观察来检测材料的适宜性。就像科学区材料“跳跳卡”的设计,所提供的橡皮筋要适宜,太紧、太松或者牢固性不够都会影响幼儿的活动体验和活动效果,甚至会给幼儿错误的科学认识。还要控制变量,以利于幼儿建立明晰的科学经验,记录表的设计与材料的结构要匹配。往往一个受孩子喜欢的、在玩中能积累有益经验的材料,需要经过张玲玲和教师团队无数次的调整。不断学习,根植实践,坚持反思,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堪当引领教师团队发展的重任。张玲玲和保教团队一直行走在专业成长之路上。
李文静
“一线”工作法 提升保教质量
王福玲
身为市实验幼儿园保教处副主任、省名师的王福玲,从业24年来,始终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本着“服务幼儿、服务家长、服务教师”的理念,王福玲对其所负责的保育工作和大班日常工作赋予了强烈的创新能力,为该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大班年级组年轻教师多的现状,她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班级,细致了解每一个教师的保教水平,和她们一起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和保教方式方法,有效促进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深入一线深入了解保教工作的实际情况,用爱心和实际行动促进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迈上新台阶。”王福玲说。
李文静
科学运动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秦海利
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运动是幼儿获得身体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省名师的秦海利非常注重提高幼儿一日运动锻炼的科学性、丰富性和适宜性。
比如,在设计、实施体育游戏时,她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创设丰富的体育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角色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运动量要有上升、平稳、下降的变化;运动强度安排适宜,过强对孩子身体有伤害,过低起不到促进体能发展的作用;运动后要拉伸、放松,让幼儿逐渐释放肌肉压力,改善神经肌肉的效率及功能。
在秦海利的精心组织、科学施教下,孩子们不仅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文静
生活即教育
孙霞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省级名师孙霞善于捕捉生活当中的数学教育契机,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喝水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如果利用好了,那也是让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机会。每次孩子们喝水,孙霞都事先提出不同的数学要求,比如让1~10号的小朋友先喝水,或口杯号是单数的幼儿先喝水。
每天离园时,孩子们还会跟爸爸妈妈一起数一数今天喝了几杯水。这种有趣的形式既保证了幼儿身体发育所需的饮水量又解除了家长的顾虑,还提高了幼儿的计数能力。
“让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孙霞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在孙霞的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李文静
把生活还给孩子
齐迎霞
幼儿做事力与日后的学习力、工作的胜任力呈现正相关。孩子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角,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是市实验幼儿园大班开展“我是小主人”系列主题活动的缘由。
该园省级名师齐迎霞认为,幼儿是独立、坚强、有能力的学习者,她总是轻松自然地让无处不在的生活变成幼儿无处不在的学习。如让孩子们分组轮流当“小主人”,从点数各班水果数量开始,然后写标记、做记录,再请老师协助用电梯运送到三层楼各班级里,放在推车上逐班发放,请各班老师签收……孩子遇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天天在完成工作任务中不断提高做事的能力。孩子还总结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信满满。孩子们在自然的生活劳动中,增强了服务意识,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也养成了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当我们退后一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时候,我们也真正学会了尊重,真正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服务孩子的生命成长。”齐迎霞说。李文静
相机而教 遇物而诲
李素芳
李素芳从教33年来一直坚守“相机而教、遇物而诲”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既有感性,又有理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用幼儿教师专业的智慧与爱呵护孩子成长,成了幼儿教育领域的行家里手!
她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不仅让孩子们的能力有所提升,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独立”的含义和成长的快乐。她支持、鼓励孩子们参与到生活规则的建立中,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使一日生活成了真正的教育整体。
此外,李素芳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念也得到家长们的赞同。家园同心,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强化,不但提高了自理能力也塑造了优秀的品质。 李文静
尊重孩子 发掘艺术天赋
李媛媛
有着21年幼儿教育工作经历的李媛媛,对儿童的潜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让每个孩子开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之花。
她认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程,就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其美育价值,开展适宜的美术体验活动。春天里,她带着孩子们到幼儿园里去写生。画一画幼儿园门前的杨树,远近不同的观察让孩子们明白事物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伸出手臂抱一抱,实际感受杨树的树干粗细;摸一摸树皮,感受粗糙、坚厚和凹凸不平,试试用丰富多样的线条和点去表现这种感觉。再把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现的、猜到的画下来,鼓励孩子大胆创造。孩子们学会了细致观察、自由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审美对象的特点进行取舍、概括、重组、把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个性化地进行艺术加工,让孩子的情感得以表达、个性得以舒展。
在尊重孩子的背后是一次次巧妙的设计、智慧的引导,点燃了孩子的艺术创作热情,让孩子更乐意去理解和喜欢上艺术,进而主动去学习。 李文静
绘本阅读 让孩子不断遇见 更好的自己
谭倍倍
谭倍倍老师十分注重挖掘绘本价值,让抽象的大道理不是灌输在幼儿的脑海里,而是通过阅读让孩子慢慢地接受和理解,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发挥绘本的独特教育价值。
一次,谭倍倍给孩子们分享了一个《小兔子分萝卜》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小兔子从争抢萝卜到有序排队分萝卜的事情。谭倍倍通过让幼儿观察画面、参与讨论、猜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达想法,积极动脑思考解决办法,并在阅读过程中加入排队的游戏让孩子通过阅读感知和亲身体验,懂得分享、谦让、友爱,并学会了自觉遵守规则。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谭倍倍说。 李文静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毋海霞
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省名师毋海霞老师认为,幼儿期是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
为了让孩子学会洗手,毋海霞借助故事情境,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做正面示范:卷袖口,打开水龙头、湿手、打肥皂,然后手心手背,用力搓,把小手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等。她还将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用故事中的卡通形象布置在盥洗室的墙面上,经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了。
“如果平铺直叙地向幼儿讲解,他们会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如果借助故事、儿歌和游戏,并利用生动的语言,就能激发孩子学习技能的兴趣和愿望,让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理能力。”毋海霞说。她就是这样,注重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将自理能力培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孩子品尝到成长的喜悦!
李文静
身边的自然环境 是幼儿学习的活教材
魏利杰
省级名师魏利杰一直坚持挖掘身边的资源,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探索自然的机会,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培养幼儿优秀的学习品质。
暮春时节,她发现几个孩子聚在幼儿园的小竹林里迟迟不肯离开。凑近一看原来竹林的地上有一些小芽破土而出。看到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她趁机故弄玄虚:“哦?这是什么呢?”
面对问题她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寻求答案。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知道了这些小芽叫竹笋。通过观察,孩子们了解了竹笋的外形特征,了解了竹笋不断长高,笋壳像树皮般剥落,出落竹的过程。就这样,孩子们一次无意中的小小发现,却成为科学学习的活教材。
让孩子们在观察与实践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不仅提高了孩子们深入探究的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索的方法,更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李文静
清晰开放的理论,确保教师行进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廉莲
游戏是幼儿的权利,是幼儿的文化生活,与幼儿的学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幼儿常常是在玩中学的。省级名师廉莲多年来坚持研究幼儿的区域游戏,通过创设活动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适宜的材料,引发幼儿与活动材料、同伴、隐性指导的标志等有效互动,在玩中学,还积累了大量的推动幼儿深入活动的教育智慧。
在一次角色游戏中,田田小朋友想到超市购买一些礼物到娃娃家做客,可是小超市却没有收银员。见此情景,廉莲扮演成一名路人来到田田的身边,她故作漫不经心地说:“现在有的超市是没有收银员的,顾客只要在收银盒里放入和商品等价的货币就可以了。”田田听完后,很快受到了启发,在超市选择了一盒标价为5元的饼干后,在收银盒放入5元货币后愉快地离开了。
就是这样的教育智慧在她的教育活动中随时可见,因为她明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有能力为孩子发展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有效的游戏材料支持,对孩子游戏的准确把握才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李文静
为青年教师成长服务 为实幼发展负责
史粉霞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水平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和支撑。从事幼教工作28年的省级名师史粉霞,发挥传帮带作用,用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近几年,幼儿园青年教师逐渐增多,针对青年教师现状,作为保教副主任的她通过开展各种业务竞赛活动,让青年教师在业务磨砺中得到成长。
2017年,焦作市举行创造性游戏比赛,她耐心找青年教师交流,激励她们要有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突破发展瓶颈。在两个月的备赛中,她引导青年教师一点点地学习、磨炼,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此次比赛,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两个游戏荣获焦作市一等奖,一个荣获市二等奖。
此外,史粉霞在和青年教师的交流中,经常把对幼教事业的执着、热爱,对孩子尊重、理解潜移默化传递给青年教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李文静
走进孩子 发现教育的密码
康玲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的省级名师、园艺术中心主任康玲认为,只有走进孩子,方能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语言。
康玲不仅带头组织幼儿各项活动,还指导老师们开展各项艺术活动,从童话剧、合唱、打击乐到舞蹈节目,她围绕幼儿艺术发展目标,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点、能力水平等出发,设计编排具有时代气息和当代儿童精神面貌的舞蹈,使孩子们在舞蹈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和精神熏陶。
经过细心的观察幼儿生活,她发现孩子们喜欢玩“当老师”的游戏,她们模仿老师惟妙惟肖,把老师当作最亲密的朋友,每天都会说“老师老师”。于是,她将孩子在一日生活中与老师的亲密互动、情感交流等巧妙地设计到舞蹈《老师老师》中,让孩子们的翩翩舞姿再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美,创作出真正适合孩子、直抵孩子心灵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在艺术活动中绽放天性,收获自信!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