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民医院,最“牛”的主任恐怕就是薛春明了。因为,他的身后总是跟着最多家属,只要一个孩子有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出动。在市人民医院,最无奈的主任恐怕就是薛春明了。因为,同一个问题,他需要与多位患者家属解释,甚至面对一个孩子长辈,要变化不同的方式解释。在市人民医院,最冒风险的主任也就是薛春明了。因为,其他科室的医生看病,只要不是危重病人,都能与患者交流,只有他需要通过家长的描述,来诊断婴幼儿的病情。而这就是从事儿科专业30多年的薛春明每天的工作状态。
处在最前沿
市人民医院有50多个临床科室,薛春明恐怕是最忙碌的主任之一。因为,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体质较弱,季节交替、感冒流行、雾霾加重,只要是容易患病的时节,往往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市人民医院儿科的门诊和病房患者长年处于爆满状态。而作为科主任的薛春明也就只能长年待在医院了。 薛春明待在医院,不仅仅是因为患者众多,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因为,对于一些还不会陈述病情的孩子,他更需要经常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来捕捉掌握病情的进展。一次,他在看一个孩子的病历,总觉得有问题,就会反复询问家长,最终还是发现了一些被家长忽视的症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孩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让自己心安
小儿科的苦和累,在医学临床科室中是出了名的。多年来,薛春明却从没有一丝一毫懈怠。同时,他还经常告诫科室的医护人员:“有时候,我们的一点点疏忽,就可能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这怎么能让自己心安呢?” 一次,一个处于深度昏迷的患儿被紧急送到市人民医院,患儿一侧偏瘫,不能动弹,呼吸急促,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被一群患者围着没来得及下班的薛春明,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检查快速作出“重型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的诊断,然后当机立断采取了生命体征监护、呼吸机维持通气、降低颅内压、抗感染和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等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成功将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后来,有人问:“你冒险抢救,就不担心出意外,患者家属闹事?”薛春明只能笑着说:“对得起良心就行。”
无悔的选择
医院有这样的说法:“金眼科,银外科,不好不坏是内科,出力不讨好是儿科。”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有了病会牵动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薛春需要经常面对那些焦急不安的家长。“医生,这都输了一天液了,孩子怎么还发烧。”“什么病都需要有个过程,不要急。”这样的对话,薛春明每天都要说好多遍。还有一些家长,自认为懂得一些医疗知识,动不动就质疑医生的医疗方案。“医生,这抗生素能不用吗?”薛春明只能无奈地解释:“抗生素不是不能用,不能滥用。” 如果仅仅是解释,还不是问题。一次,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病情严重,就将气发泄在医生身上,大吵大闹。可在孩子病情稳定后,他又找医生承认错误。面对这种前恭后倨的人,薛春明只能无奈地摇头。 对于薛春明的艰辛,也有人开玩笑问:“是不是当初选错了专业?”而薛春明则说:“如果重新选择,我还会选择儿科。因为,我看到更多的是患儿痊愈后,孩子欢快的身影和家长舒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