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走进位于南通路的环卫公厕,干净整洁,没有异味,第三卫生间、除臭设备、冷暖空调、残疾人扶手等设施齐全,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在市体育中心东的环卫公厕,门前有翠竹遮掩,两旁有绿植笼罩,外部设计简单美观,内部环境明亮卫生,让人如厕时不再掩住口鼻……这是昨日下午,记者在我市部分环卫公厕采访时看到的情况。
“这里的公厕看上去真不错!啥时候能建好?”采访间隙,不少过往市民看到路边有如此高品质的公厕,纷纷前来询问。在得到工作人员的肯定回复后,他们表示十分期待环卫公厕能够早日完工投入使用。
一座城市的公厕建设和管理直接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精细化服务,过去,我市的部分公厕存在设施简陋、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老旧公厕已不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改善市民如厕环境,今年,我市通过开展“四城联创”,确定到10月底全部完成58座新建、改造环卫公厕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建公厕均为国家一类环卫公厕;改造提升的50座公厕均为三类及以下标准公厕,改造提升后将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
作为牵头单位,市城管局紧锣密鼓,先后研究制定了“公厕革命”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不敢懈怠,纷纷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项目落实。截至昨日下午,新建8个一类环卫公厕,4座正在施工,其余4座正在进行招标前的准备;有改造任务的50座公厕,目前已开工建设33座,完工15座,此外,市城管局已与30家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沿街单位签订了单位厕所对外开放协议,正在制作、安装公厕对外开放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