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车出去办事时,一定遇到过在闹市区找不到停车位的烦恼。这并不是个例。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停车设施的不足和无序的停车问题更加凸显。
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今年4月至5月,市政协把停车场规划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组织市政协委员进行调研,并于近期召开月协商座谈会,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商良策。
停车难,到底有多难?市政协委员冯立学的一席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路边的停车位变成了个别商户自家的停车位;我市各大医院的停车位严重不足,在收费的情况下竟然也找不到停车位;火车站北广场取消了部分停车位,接送客人更加不便……”冯立学说。
直观的感受有数据来证明: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6万辆,而城区停车泊位只有约5万个。
与此同时,委员们反映的停车问题还有:收费停车场管理混乱,随便一个街心广场或空地,就有人搬个板凳来收费,没有审批、收费标准不一、遇节假日随意涨价。长时间占用公共停车位,商业聚集区的停车位被人用电动车、板凳、禁停标志等占据。
市住建局负责人通过调查发现,我市配建车位停车使用率仅有42%,反而是作为补充停车的路内停车位,功能角色为辅助性停车的停车率却非常高。究其原因,还在于配建车位要收费,而我市道路边的停车位大都是免费的。
其实早在2016年,我市就出台了《关于印发焦作市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由市规划局负责编制《焦作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不过截至目前,专项规划仍未编制完成。去年我市在“四城联创”工作中,新划了停车位,但停车难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一是商业区已无空间划车位,二是偏僻地区划定的车位鲜有车辆停放。
市政协委员任联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解释了停车难的原因。他说,公共服务过于集中,比如新城区缺少学校、医院等必要的服务措施,老城区的资源被全市人民共同使用,造成车辆都往老城区集中。“假如在我们周边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服务资源,谁还开车往老城区跑啊!”任联营说。
停车场规划建设箭在弦上,政府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一点。市住建局已经开始实施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焦作停车战略与规划研究课题项目,主要包括:完成焦作市主城区停车调查分析,主城区停车趋势分析及停车需求预测,主城区停车问题解决方案,停车管理政策和措施建议等。
市住建局负责人还建议,我市要尽快出台《焦作市停车场管理条例》,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重点项目,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统一规划利用公用场地、城市道路、路外地块等设置停车场或停车位,整合资源、发展共享,整顿停车秩序。
市政协委员刘宇认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无章可循。我市要在充分进行调研、探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出台较完善、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制定和颁布《焦作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建立公共停车场运行机制,规范公共停车场管理运行行为,依法规范、依法行为。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朱成明不赞成在焦作市老城区内大力度增加公共停车场建设。他认为,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用地属性和公共交通发展等状况,合理测算停车需求,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方式,对焦作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停车位做好差别化供给的论证分析工作,在行车(动态交通)效率与停车(静态交通)效率相协同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区域道路网的容量,分析如何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的停车供给。
市政协委员张建莹建议,我市负有城市管理职责的各单位要明确分工,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把公共停车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鼓励引进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进行停车场建设,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各类停车泊位进行联网管理,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利用率,结合我市开展的“四城联创”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文明停车意识。
市公安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市应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确立或指定停车场主管单位,作为责任主体,以利于对全市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