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完善新材料产业布局,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再下一城。
依托在动力电池上的自产优势,近年来,多氟多在新能源布局呈加速之势,不仅成功研发了锂电池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还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进入整车制造领域。而入股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正是多氟多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又一重大布局。
4月12日,多氟多和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5亿元对中宁硅业重组,其中多氟多出资5717.25万元,注资后持有中宁硅业51%股权,为控股股东,这是多氟多对外有序发展、实现“硅”达五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多氟多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电池及材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多氟多在奠定新材料优势地位后,又强势进入动力锂电池制造、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域,将产业链上游优势向下游扩展。在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看来,企业持续创新、务实转型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世江认为,多年来,多氟多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创新。他说,多氟多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在于创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多氟多产品都是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从新材料到新能源,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走过了一条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为主线的道路。在我国七大新兴产业中,多氟多从事了3个,即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资料显示,中宁硅业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纯硅烷和多晶硅硅料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等领域。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宁硅业净资产1.1亿元,但其对外负债却高达5.57亿元。由于其流动资产仅387.74万元(其中库存现金0.77万元、银行存款12.67万元、应收账款374.30万元),短期偿债能力极弱,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只好于2017年6月14日向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2018年4月13日,中宁硅业召开了重组后的第一次董事会和监事会。会上,李世江说:“多氟多是一家有担当、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作为重组方之一,我们有决心、有能力使中宁硅业走出困境,做强、做大。”
多氟多与宁波电子重组中宁硅业意义重大,不仅标志着企业“硅”达五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抓住了进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历史机遇。李世江说,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兴事件刺到了国人的痛处,这对多氟多来说是一个机会,多氟多有责任为国家新材料的安全作出贡献。多氟多要继续加强半导体级四氟化硅、硅烷、多晶硅在半导体工业上的研发应用,同时将硅烷产品进一步延伸,探索生产纳米硅粉在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上的使用,不断提高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为国家半导体工业作出贡献。
多年前在日本考察时,六氟磷酸锂进入了李世江的视线。李世江和他的科研团队用了8年时间,埋头研究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实现产品到工艺的全面自主化。产品从年产2克、2公斤到2吨、20吨、2000吨,到目前多氟多已经具备了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商。
李世江自豪地说:“大家都会用到锂电池,而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是用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来做电解液的。可以说,六氟磷酸锂的低价时代是由多氟多开启的。”而这项科研成果,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借六氟磷酸锂这个突破口,抓住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多氟多连续攻克了电子级氢氟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锂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关键技术,并在2015年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随后拿到了工信部两款新能源汽车公告,样车接连下线。2016年,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中原经济区电动汽车“摇篮工程”正式开工。
“多氟多从氟化工出发,研究了氟、锂、硅3种元素,应用于铝电解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电池,构成了新能源制能、储能、节能3个要素,最终研究车身轻量化、动力电气化、整车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采访中,李世江用创新的语言讲述了多氟多的创业故事,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多氟多方案”。
2017年11月10日下午,多氟多董事、红星汽车董事长李凌云在多氟多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布会上用16个字总结了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即“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硅”达五洲、车载未来。近年来,多氟多不断完善新能源全产业链,成功研发了锂电池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收购河北红星汽车,进入整车制造领域;而入股中宁硅业,正是公司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又一重大布局。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锂电池大多使用的是石墨负极材料,其理论克容量仅为372mAh/g,这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不足,而使用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电池,理论克容量可达到4200mAh/g,高出石墨负极材料10倍。目前,火爆预售的特斯拉model3采用硅碳负极材料的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将达到300wh/kg,续航里程达346公里。
硅碳负极材料由于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李凌云曾表示,到2020年,多氟多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入股中宁硅业,将使多氟多在新型锂电池研发制造领域拥有更多的技术优势,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使多氟多的产业布局更加完善,对其未来新能源汽车经营也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