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野里普通的蒲公英,如今摇身一变,被制成了茶,从而带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
位于太行山区的博爱县寨豁乡,当地人经常拿着铲子、背着袋子在山间田野忙碌,他们都在挖蒲公英,因为这种不起眼的“小东西”是能够换钱的。
挖蒲公英换钱,这要归功于博爱县清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楠楠。
山里长大的刘楠楠,很早就发现了野生蒲公英可以制茶的商机。经过专家验证后,他与北京中医中药学院合作,完成了蒲公英系列中药材制茶的研发,并注册了博爱县天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这种蒲公英茶在网上销售火爆,从而带动了农户采挖蒲公英“热”。“以前山上的蒲公英遍地无人理,现在成了宝贝疙瘩!”贫困户毋志刚高兴地说。
刘楠楠以每公斤10元至14元的价格收购蒲公英,不少贫困户主动加入到了采挖蒲公英的行列。据统计,参加采挖蒲公英的农户由去年的30多户增加到今年的70多户,其中有20多个贫困户,覆盖区域也从5个村辐射到了11个村。采挖户当月收入均突破3000元。
年过古稀的焦可以夫妇,以前靠牧羊勉强维持家庭生计,后因年迈不再养羊,生活更加拮据。现在,他们每天挖蒲公英,一个月收入3100多元。
“蒲公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强化肝脏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一经投入市场广受欢迎。目前,该公司蒲公英茶的年生产能力达5000公斤,网络销售额已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40%。下一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会需要大量的蒲公英,也会吸纳更多贫困户前来就业。”刘楠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