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写给麦子
六月的麦地
少年强 中国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马万里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资料图片)
 
   

  长久以来,我一直感觉婆婆是强势的,身体硬朗、健康。感觉她永远都不会老。按说,我们家父慈子孝,兄妹有三,团结和睦,生活小康,幸福温暖。但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上午11时许,婆婆进厨房时不慎摔了一跤,以至于不能站起来。年近八旬的公公一个人怎么使劲儿都拉不起她,无奈才给他的大儿子打电话,儿子迅速回父母家,看势不妙,忙拨打120送至医院,经做CT检查,方知是左转子间骨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之前,我、小姑子、小叔子我们三家对于新年的所有打算,全都打乱了。尤其是我,儿媳今年刚进家门,添人之喜,我多想欢天喜地地过个好年。连我家的春联我都亲自拟好郑重其事地请了著名书法家写好。突来其逆运,一时间我们家真可谓后院起火、兵荒马乱、措手不及。赶紧四处找熟人,托关系想找骨科主任亲自操刀乃敢放下心来。农历腊月二十六上午10时30分,婆婆被推进了手术室,她刚一进去,我的心就开始疼了。前两年我也在这个手术室里做过手术,于是又潦草地将那种疼痛复习一遍。我们不是神的孩子,都是俗人,惯于把表情写在脸上。公公神色最为紧张,眼眶潮潮,偶有混浊泪水悄然溢出,想必他的担心最大;他的大儿子紧挨着父亲坐着,时不时地给父亲递瓶水,说一两句宽慰的话;二儿子年轻,坐不住,在休息室踱来踱去;小姑子更是一脸疼惜的表情,连说话都显得异常急躁,一会儿抬头看下大屏幕上妈的名字排在第几。约莫半小时后,一个穿着枣红色金丝绒衣服的农村妇女不知何时进了休息室,她坐在第一排的位置,突然间就扯开了嗓子哇哇大哭,坐在他旁边的男人用胳膊肘碰她,不让她哭,许是亲人得病不好的缘故吧,她依然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旁若无人、放声大哭,其实哭一两声也就算了,但哭得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影响到别人的情绪,毕竟等在这里的人,都是亲人正在里边做着手术,或命悬一线,或吉凶未卜,谁的心不是悬在喉咙眼呢?她抑扬顿挫的哭声像是哭丧,又像是唱戏。让我变得异常烦躁不安。我的急脾气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有忍住,起身低声示意坐在她身旁的男子:“劝劝她,别再哭了。”11时50分,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屏幕上婆婆的名字依然举步不前,12时50分,婆婆的名字往前进了一格。我盯屏幕盯得眼都酸了,这时小姑子回病房拿来蛋糕和馒头,让大家先垫垫肚子。公公说,馒头配开水最好了,既经济又实惠。他从早上到现在没吃任何东西,许是早已饥肠辘辘了,他吃着馒头,眼睛还不忘盯着大屏幕。弟媳开始拿手机点外卖了。十几分钟后,外卖送来了,小姑子非要和父亲分吃一份,公公尝了一口说味道还不错,但一看餐盒上标的价钱,便咂舌不已,绝不再吃了,他说太贵了啊,一盒米饭就要十几元啊,哪胜吃馍配水划算,填坑又不要好土。许是母子连心的缘故吧,大儿子说他不饿,一个人在三楼手术室门口站着。13时50分,依然没有喊到婆婆的名字,我开始坐不住了,来到三楼手术室门口,隔着门缝往里看只能看见一条缝隙,看见先前来病房接婆婆的那个态度蛮横的中年妇女跷着二郎腿坐在那里。突然扩音喇叭里喊某某家人请速来谈话室谈话,我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样,满脸赔笑,小心翼翼地问61床手术好了吗?本来他想给我说什么,但旁边一个男子也赶紧问27床的咋样了?那个穿绿衣服的男人说,他不负责这两个房间的病人,不知道。14时大屏幕上突然不见了婆婆的名字,儿子、儿媳、侄子,小姑子一大堆人都跑到了手术室门口说,是不是做完手术了,没咱妈(奶)的名字了?14时35分扩音喇叭里突然喊起婆婆的名字,让家属来手术室接病人。我们家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现出了光辉,全家人一起把婆婆推回病房。

  婆婆从手术室里出来一直是半昏半醒状态,护士交代两小时内,不许她睡觉。她将一眯缝眼,我们就喊她,用手轻轻拍她的脸。她的身上插了好几个管子,一瓶接一瓶地输液体,婆婆贫血,血红蛋白很低,需要输血。婆婆是A型血,我捋起胳膊要求给婆婆献血,医生说血库里有,已经备好了。那天总共输了17瓶液体。公公一直守候在婆婆身边,不时地握下婆婆的手,一刻都不曾离开。晚上,我们送公公回家休息,兄妹几个轮流看护着婆婆。婆婆不太难受的时候,也和我聊过去的趣事。不熟识的人都说我们是母女俩。许是过去十几年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共吃一锅饭的缘故吧,我们的面容以前根本不像,现在却愈来愈神似了。日子就在婆婆痛苦、疼痛中一天天地往前推进,病房里的病人也一天天在减少,年转眼就到了。我们几家没有顾上大扫除、没有蒸枣花馍、蒸大馍、炸肉丸,一下班全都往医院里跑。手术后的第四天就是农历大年三十了,本来我想如果婆婆恢复甚好,我们可以回家过除夕。毕竟大长一年了,连乞丐都想烧一炷好香,谁不想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呢?但婆婆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怕再经不起折腾,伤口稍微一动就疼得龇牙咧嘴。为安全起见,我们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过年全家人都在医院里守岁,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年就在哪里。人生最困难的时刻,只有亲情,只有骨肉至亲的相互搀扶,才能共同走过那段崎岖的路,人生的冬季,只有亲人在一起才能相互取暖。我们都是被母爱喂养大的孩子,有妈在,家就在,有妈在,家的那盏温暖的灯才会永远亮着。

  其实,婆婆平素不喜欢来医院看病,有个小病小灾的就那么熬着,在单位的诊所里开几粒药片,苦巴巴地吃着。她常说,快过年了,不去医院,不吉利。婆婆不在家,左邻右舍看我们姊妹几个天天来去匆匆,就问婆婆怎么了?当知道婆婆做手术后,就来医院看望婆婆,婆婆躺在病床上总是那么一句话,真倒霉,真晦气。我就告诉婆婆这不是倒霉,是怕您老人家太累、太辛苦了,所以让您来这里歇歇。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我依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我一直跟我爱人说,但愿咱们家的日子永远如旭日东升,永远像红对联上的一个好词,也愿咱们家家和万事兴。于是作为这家里的长子、长媳还是要割肉、剁肉包饺子的,手忙脚乱地学着婆婆先前的样子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照片摆上,然后放上临时在街上买的大枣花馍。中午,按往年惯例做了大烩菜,晚上弟媳新学的改良健腐肉、排骨炖玉米、小酥肉,好歹也弄了七盘八碗,晚上等饺子煮熟后,我也学着婆婆先前的样子点燃香烛,上供,祈祷,虽然手忙脚乱,但都比葫芦画瓢一一做了,连我们家外边门上都插了门神香。不过每年婆婆念叨的词我好像没记住,好歹也是一个作家,无须打草稿,临场发挥,也顺嘴说了许多吉祥的话,对神,对先祖,也是对自己说。然后我们将七盘八碗全部放在保鲜盒里带到了医院,最高兴的是小侄子竟然把新交的漂亮女朋友也带来了,婆婆自是无比欢喜。在医院里我们全家人频频举杯共贺新年。还照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婆婆还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

  农历正月十三,婆婆出院了,我把她接到我们家慢慢养伤,让父母住在我们家采光最好的二楼。每天一大早起来给她做营养粥,上班前看看她,下班后先去她房间问安,然后做晚饭,端到二楼一大家人一起吃,睡前端来热水帮她洗脸、洗脚。婆婆一天一个样恢复得很好,一个月后,她突然能扶着东西下地走路了,那天我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对着身边的公公说,太好了,都是爸爸您的功劳!公公说,不对,应该是我们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功劳啊!人说七十有个家,八十有个妈是一种幸福。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一面是儿子儿媳的风华正茂,一面是公公婆婆的日渐衰老,我夹杂其间,担忧的词汇再也不敢轻易说出口,端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切美好的事物纷纷如花朵盛开,唯愿人世静好,我们家永远幸福团圆美满。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妈妈75岁生日,祝她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