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把担当铸入灵魂、融入血脉,从担当看作风,凭担当出实绩,以担当求作为。
“我肩上扛的是623平方公里沁阳的发展”,向薛勇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进取意识。2015年8月,面对沁阳市政治生态恶化、经济发展下滑的严峻复杂局面,他临危受命,毅然挑起沁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开创性地建立了党建统领全局工作的推进机制和责任体系,积极探索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有效措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修复并重建沁阳的政治生态。克难攻坚、勇挑重担,闪耀着薛勇同志生命的光华。
其实,敢于担当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无不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内在禀赋。
敢于担当、勇争一流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党员干部是否有担当、能担当、敢担当,首先要看是否具备舍我其谁的气概,有了这种气概,才能挑起组织交付的一切重托。
敢于担当、勇争一流是一种爱岗敬业的品格。爱岗敬业是组织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人生建树的前提和基础。
敢于担当、勇争一流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境界。“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不追求卓越,永远不能真正创造卓越。
薛勇同志坚持集思广益,明确了“三水润沁、四大突破、五个提升、六项机制”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十个依靠”的工作方法,锐意进取,勇争一流,使沁阳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止跌回稳,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中逐年稳步上升。向薛勇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学习薛勇同志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进取意识,就是要强化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就是要强化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尽职尽责,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人生价值;就是要强化攻坚克难的改革担当,敢于直面矛盾,勇当改革的排头兵;就是要提高站位、拓宽视野,用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
一种精神,可以穿越时空,凝聚磅礴力量;一种精神,可以创造辉煌,引领美好未来。我们要像薛勇同志那样,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始终保持担当作为、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勇创一流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加快“四个焦作”建设、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把焦作建设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