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昨日,记者从市“四城联创”指挥部了解到,我市从6月11日起在城区全面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以实现多双眼睛紧盯城市环境、多种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持久提升沿街单位门前“颜值”,让广大市民在“四城联创”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门前“五包”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落实好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我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根据《焦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就门前“五包”责任制进行了调整完善,旨在广泛调动市民参与“四城联创”工作的积极性。
我市明确,城区内道路两侧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住户是门前“五包”的责任单位。
据了解,门前“五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为:沿街责任单位、门店按照要求,做好责任区域内市容秩序整治的落实、维护以及对扰乱市容秩序违法行为的劝阻、制止和举报等;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的落实、保持以及对破坏环境卫生违法行为的劝阻、制止和举报等;做好设施管理的监督、告知以及对破坏市政设施违法行为的劝阻、制止和举报等;做好美化亮化的实施、管理、养护和举报等;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和举报等。
为实现沿街单位心中有数,精准管理,我市将门前“五包”细化为21条具体指标,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责任分工,并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推进。
6月11日起,我市将分全面实施、巩固提高、长效管理三个阶段实施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最终实现主次干道责任单位门前“五包”签约率、落实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门前“五包”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门前“五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