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检验高速发展的今天,检验科提供的精准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重要依据。据了解,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每天承担着医院上千份的标本检验任务。那么,如何在工作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是该院检验科主任薄涛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
不久前,一篇名为《为什么在检验科工作没有成就感》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业内人士,尤其是临床医生纷纷转发文章力挺检验科。
你或许不知道医院检验科是做什么的,但你一定知道“三高”这个词。“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中高血脂、高血糖的诊断依据就是来自检验科。这样说,你就容易理解检验科的工作了。检验科负责对患者的血液标本、小便标本、大便标本以及活体标本进行检验,临床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同时,检验科还肩负着为临床科研提供准确数据的重任。
昨日8时,记者来到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时,走廊里已经站满了等待抽血的人。
“体检需要空腹,为了让大家抽血后尽快去吃饭,我们从7时就开始工作了。”薄涛对记者说,“采访需要往后推了。”这时,从隔壁采血室传来一个声音:“主任,帮我拿点抗凝试管。”
薄涛应了一声,转身从一个大纸箱内拿出两盒紫色的抗凝试管,给采血室的工作人员送了过去。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盒装着血液标本的抗凝试管。随后,薄涛将这些标本依次放入仪器进行检查,然后在检测报告单的右下角签上自己的名字。
记者在生化室看到,一张3米长的桌子上摆满了血液标本,这些标本上写着化验单的代号。2名工作人员根据化验单上的项目,核对姓名后进行血液分析。体液室的工作人员,先对患者的大小便标本采样进行检验,然后在报告单上填写结果、签名。等候在走廊的患者或家属则是满脸的焦急,希望能尽快拿到检验报告单。
11时许,检验科走廊里的人虽然少了许多,但工作人员依然在忙碌地工作着。“有些检查必须上午出结果,加班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常态。”薄涛说。
11时40分,一个年轻人拿着3支装着血液标本的试管走了进来,着急地对薄涛说:“医生,急诊。”
原来,这个年轻人的家人突发疾病,正在急诊科抢救,需要立即作几项检查。薄涛赶紧从这个年轻人的手里接过标本,转身走进化验室又忙了起来。
做临床医生的“黄金搭档”
薄涛今年51岁,在该院检验科工作了30多年,因工作出色,1997年被任命为科室主任。薄涛说,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检验科提供的数据是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检验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如果不认真负责,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
去年,该院儿科收治了一名腹痛患儿,曾四处求医,却查不到原因。儿科医生找到薄涛说明情况,希望检验科配合查找患儿的病因。
薄涛了解患儿的情况后,他没有用常规的仪器检验标本,而是用显微镜对标本进行检查,最终在患儿的大便涂片标本里发现了蛔虫虫卵,由此确认为蛔虫感染。找到了病因,儿科医生对症处理,患儿的腹痛症状很快消失了。
薄涛说,标本检验的准确率与标本采集、检验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检验科承担了门诊患者的标本采集工作,很少会出现问题。而住院患者采集标本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来完成。为了避免标本浪费,他经常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介绍标本采集要求等,以便和临床更好地开展合作,做临床医生不可缺少的“黄金搭档”。
在日常工作中,薄涛发现特殊结果时也会立即与临床医生联系,再次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确保报告的准确率。
今年3月份,一名患者因血小板低到该院检验科复查。这位患者曾在其他医院进行多次检查,结果都很低,但临床上又不符合血小板减低疾病的指征。为此,这位患者感到非常焦虑。
由于患者情况特殊,薄涛丝毫不敢怠慢,亲自为患者作涂片镜检,认真观察血细胞直方图,发现有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后,果断改变检验方式,重新为患者采集血样,改为枸橼酸抗凝管重新检测血常规,这次血小板计数正常。看到检验结果后,这位患者悬着的心终于落到肚子里,对薄涛千恩万谢。能够帮助患者排除问题,薄涛也很开心。
检以求真,验以求实。薄涛从事检验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健康评估、危重症抢救提供准确的依据,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患者的健康。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