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入村开启致富门路,互联网开拓农民眼界……国家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不过,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有部分村民通宽带后还不能善用网络,低俗网络文化冲击乡村等伴生现象须警惕。 (据《半月谈》)
让宽带下乡,其实是促进信息下乡,缩小城市与农村的信息鸿沟,拓宽农民群众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致富渠道,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电信业完成3.2万个行政村通光纤的电信普遍服务任务部署。全国农村宽带用户达9377万户,全年净增用户1923万户,比上年增长25.8%。
数据显示,国家推动宽带下乡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在宽带利用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很多农村通了宽带,但很多人还是“网盲”,他们认为网络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没什么大用处,主要是为了看电视方便,手机上网省钱。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农民群众还不善于使用网络。在互联网时代,农民通过网络可以随时上网获取信息,但鱼龙混杂的信息大量涌入,会让他们措手不及,难以抵制网络万花筒般的诱惑。比如,有村民在村口小卖部“蹭网”观看网络女主播聊天,还花钱兑换礼物打赏;一些年轻人甚至宁愿牺牲工作和睡眠时间也要上网看直播、玩游戏。这些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和反思。
宽带下乡为什么会背离下乡的初心呢?首先,在城镇化的潮流中,部分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不能吸引且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其次,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更能满足农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尤其那些低俗网络文化前所未有地冲击着村民的精神世界,渗透进他们的生活中。
要避免宽带下乡带来的弊病,搞好网络建设只是第一步,加大相关配套工作的实施力度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必须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健康上网,毕竟正确价值观、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不占领农村,低俗媚俗网络文化就更易在农村横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互联网企业,应大力开展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教育,提高农民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技能,培养农民网络文化价值观,让他们利用好网络高速路,让网络成为他们增收致富、建设家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