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蓝天白云共见证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顾雪飞莅焦调研
省政协调研组莅焦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调研城市绿化工作
致全市回、维吾尔等十个 少数民族同胞的慰问信
开斋节放假通知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河南省 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市领导调研“四城联创”工作
市领导到后岳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别样庆祝两岁生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 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天白云共见证
——我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综述之蓝天篇
作者:本报记者 孙国利 詹长松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连日来,“焦作蓝”大片接连在我市上演。尤其是6月12日,焦作的天空格外湛蓝,空气也分外透彻,横亘在城区北部的绿色太行清晰可见。蓝天、白云、青山,搭配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生态图画,再次霸占了市民的微信朋友圈。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焦作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静下来的魅力,这就是生态之美!河南强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消耗建筑垃圾30万吨,全封闭式生产工艺实现了粉尘和下脚料百分之百循环利用。该公司董事长王文战说,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工艺改造,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本“大账”来说,是必须付出的。污染整治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社会狠下决心,共同行动。

  像王文战这样的企业家,在我市还有很多。实现天蓝气清,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宁可暂时牺牲经济增长,也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全市上下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公众健康为目的,破釜沉舟、背水决战,全面强化各项攻坚措施。

  数字虽枯燥,但最具说服力。全市2017年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为134微克/立方米、77微克/立方米,与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5.6%、9.4%,顺利通过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量化考核。今年1~5月份,我市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和13.5%。

  这张沉甸甸的环境状况清单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是全体参战人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辛勤汗水,是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全市人民以大局为重的倾力支持。

  硬措施逼出好指标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为了还老百姓以蓝天白云,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让我市的大气指标越来越好。

  实施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集中供热管网普及率80.9%,燃气普及率95%;2017年完成84个中心村、87个贫困村电网改造,超额完成省定5万户民生任务;加强燃煤散烧设施清理取缔,2016年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累计拆改1722台燃煤锅炉,实现小燃煤锅炉清零;2017年取缔改造燃煤茶浴锅炉130个、燃煤大灶2162个、经营性小煤炉3307个;推进清洁型煤替代,建成43个洁净蜂窝煤生产供应中心、55个配送网点,实现全市乡村人口全覆盖。

  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前完成32台10吨以上、65吨以下燃煤锅炉提标改造任务以及12家电厂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完成105家医药、农药化工类等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累计削减煤炭过剩产能217万吨;制定《关于加快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计划2020年底前将90家工业企业搬迁出城区,2018年全面启动城区46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完成10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多次召开“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2017年共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2361家。

  强化重型运输车辆监管,新建10套垂直式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和2套移动式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累计检测入市机动车42.58万辆次,发现超标车辆3682辆;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在市区、县(市)周边设立重柴车辆联合执法点,严格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在市区周边新建15个限高卡点、3个固定检查站、3个货运车辆清洗站、10个货运车辆电子检查站,严控货运车辆在市区通行。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六汽油、柴油替代推广工作,国道、省道沿线加油站全面销售车用尿素;2017年以来共对148座次加油站采取措施,没收非法收入21万余元,罚款236万余元。全市已累计淘汰黄标车3.6万余辆,2018年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告84辆大型汽车、22318辆小型汽车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作废,禁止上路行驶。

  成立市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统筹全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建立城区道路和市外道路路长制,开展乡村土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线硬化建设,每天对城区主干道及其周边道路开展机械化清扫洒水保洁作业,“以克论净”基本落实到位;加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制定工地开复工验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三员”管理制度及“三色督导令”制度,建筑工地基本落实“六个百分百”管控要求;全面推行建筑垃圾渣土运输公司运营化管理;每周五下午开展“全城清洁”行动。

  强化冬春季管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突出重点区域管控,强化沿太行山污染传输通道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在各城区及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强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模范区建设,实施副县级领导分包站点,制定并实施“一点一策”,严禁柴油车、大型车等高排放车辆通行,实行散煤清零、占道经营清零等。突出重点时段管控,督促577家工业企业落实各项污染管控措施。自我加压,在国家要求的18个行业外,增加火电、化工、轮胎、轻质碳酸钙等行业企业,共计183家企业全面落实错峰生产管控。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封土”行动,督促220余家建筑工地全面落实“封土”行动,禁止土石方作业。严格禁燃禁放,市、县两级建成区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面禁止露天烧烤,严查秸秆、荒草等焚烧行为。

  奖惩并重务求实效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构建“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责任体系;建立完善问责追责工作机制……为确保各项大气污染治理管控措施落到实处,我市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了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大格局。

  我市调整了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为组长的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增设了扬尘污染防控办公室、燃煤散烧管控办公室,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紧密、运转高效的环境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我市对各县(市)区、各部门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周密调度,强化前端调度、中端督导、末端追责“三端”工作机制。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全脱产县(市)区督导组,实行全天24小时驻地督导,建立健全了督导组工作专报、工作例会等运行机制。

  我市制定了大气攻坚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对各地攻坚工作进行月考核、月奖惩,对考核排名第一的地方发红旗,奖20万元;对考核排名倒数第一的地方发蓝旗,罚30万元,末位单位须进行表态发言。

  以严格问责追责倒逼任务落实,2016年以来,我市共对593人次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以严格执法倒逼环境改善,建立了环保与公检法联防联控机制,2016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47起,处罚9512.4余万元,入库金额5594.4余万元;其中,查封扣押案件4起、行政拘留案件79起、违法犯罪案件10起。

  创新实施环境突出问题财政扣缴制度,我市对国家、省、市环保督导组发现的环境突出问题,对相关县(市)区财力实施扣缴,2016年以来累计扣缴2571万元。

  强基固本意在长远

  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地理位置、资金保障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决定了我市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战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2018年,省环境攻坚办为我市下达的攻坚任务是: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在120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在73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在211天以上。

  对照此目标,我市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环保行动。加强源头治理,以“三大结构调整”为方向,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

  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市深入开展工业燃煤设施拆改,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确保10月底前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完成省定8万户“双替代”改造任务,确保2018年年底前市建成区实现散煤清零。

  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建立正向激励和倒逼机制,2018年年底前启动城区46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完成10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综合运用排放标准、排污许可、错峰生产等措施,以绿色标准为引领,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按期完成59家省定工业污染治理任务,年底前建设3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动6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基本实现电力、有色、化工、建材、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

  逐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提高火车运输和多式联运比例,加强车用油品质量监管,加快老旧车淘汰,强化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在用机动车监控监管,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大幅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

  提升科技治污水平,研究建设焦作市大气环境智能监管平台,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境模型”等技术,构建大气环境监测监控系统、预报预警、决策分析、指挥调度、应急响应、协同共治服务,实现“监测准全、解析透彻、指挥精准、监管严实,考核客观”的闭环精细化监管体系。

  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和优美环境的追求没有止境,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没有结束之日。守好生态环境,让蓝天永驻怀川。怀川儿女正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韧劲、攻坚拔寨的拼劲,勇于创新,善作善成,让这座城市的空气变得更清新,让头顶的这片天空变得更蓝,逐步实现建设美丽焦作的梦想。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