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至18日,首届中国云台山夏季英雄大会在云台山景区举办,包括中国云台山汽车越野巡回赛、云台山音乐节、首届云台山电竞大会、云台山房车展、云台山欢乐跑、无人机表演赛的六大主题活动吸引海内外人士的目光,焦作旅游将继春节、五一、十一3个黄金周后,再造一个史无前例的端午黄金周!
这是焦作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休闲经济转型的有益尝试,一系列发力全域旅游的大动作,让世界目光聚焦焦作旅游。
转型:要迈过门票经济这道“坎”
今年,焦作旅游大动作连连——
6月2日,河南理工大学与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实现了战略合作,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揭牌。这是全国首家AAAAA级景区携手高等院校共建旅游学院,开辟了“旅游+教育”跨界合作的新路径,构建了新时代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树立了全国旅游行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这是我市布局全域旅游战略的一件要事,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和高等院校产、教融合探索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云台山景区向产业化、多元化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将通过“以文促旅,以文兴旅”,让更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构建起区域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而云台山夏季英雄会,以创新推转型,不仅“无中生有”再创一个黄金周,其带来的后续意义更为深远。
云台山是焦作旅游的龙头,是焦作旅游发展的“晴雨表”。走入瓶颈期的云台山如何迸发新的活力?云台山的尝试是:聚力一个点,引爆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复制”成功举办了13年的内蒙古阿拉善秋季英雄会,在云台山留下一个永远的夏季英雄会。英雄会2000万高端会员的引流效应、资源效应和轰动效应,是云台山突破门票经济的巨大财富。
近年来,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我市在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
近五年来,我市接待游客人数达1.89亿人次,旅游收入1525.11亿元,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年均保持10%以上增幅。201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比重的13%,全省综合排名第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我市秣马厉兵,亮点频现。修武县、博爱县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中期评估得到肯定。2017年,我市被《中国国家旅游》杂志评为“年度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局和云台山景区被省旅游局表彰为“全省旅游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旅游转型的项目支撑效果持续显现。全市谋划实施旅游业转型发展重点项目103个,总投资1096亿元。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云台天阶国际饭店、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先后建成投用,嘉应观旅游区、青天河服务区项目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青天河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加快推进云台山景区上市工作,陆续取得主要资产的产权证书,确定了募投项目方案。以基础设施完善为主题的云台山凤凰岭索道、青龙峡索道改造、神农山索道提升改造、云阳寺扩建、陈家沟东沟和老村改造项目,以特色旅游为主题的云台山航空旅游、夜游云溪谷、360°环球影幕、巴士房车小镇、高山草甸帐篷营地、陈家沟中华太极馆工程,以休闲度假综合服务为主题的绞胎瓷产业园、万花庄“龙”文化旅游区、韩愈文化公园、承享生态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大型旅游商业综合体焦作万达广场顺利开业;云台山综合旅游度假区、太极拳大学、嘉应观田园综合体、修武县运粮河城区段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当阳峪陶瓷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积极推进。太极体育中心、森林动物园、丰润园、月山寺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以上景区数量达到22家。
旅游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实施“引客入焦”“留客在焦”战略,制定旅游奖励政策,强化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高端客源市场的精准开发和定向营销。强化整体形象宣传,持续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品牌形象,连续多年组团参加全省央视“老家河南”捆绑宣传,整合各县(市)宣传资金在央视播出全市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片,在报纸、杂志、高铁、机场投放焦作旅游宣传广告。强化节会品牌营销,积极筹办好每两年一届的云台山旅游节、每年一届的焦作红叶节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与40多个知名旅游城市合作建设海外网络营销平台,在美国洛杉矶和加拿大多伦多设立了焦作旅游宣传推广中心,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续签了“姊妹公园”合作协议,与百度、携程网开展旅游合作,加入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亚太旅游组织三大组织,持续开展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成功举办了韩国首尔、釜山旅游宣传推广周活动,深化与友好城市韩国庆州市、忠州市的旅游合作,加快推进焦郑融合发展,组织举办了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焦作旅游推介会,推出了线路产品并进行集中宣传推介,云台山、陈家沟、嘉应观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荐的“中华源”精品线路。
创新:新业态打头阵求突破
无创新,难突破!
我市统一布局,加快一体化推进,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各景区突破点。
AAAAA级景区云台山准确发力,确立了“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科技”的产业布局,通过项目实施带动综合产业升级。
2017年,云台山景区与中国人寿河南分公司“牵手”,双方在全国客养基地项目、养生养老项目及各类保险业务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旅游+保险”的产业合作新模式,开创了跨界合作新典范。
低空飞行项目,开启云台山高端体验性旅游项目新体验。与越野e族体育赛事(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中国汽车越野巡回赛2017赛季河南公开赛“云台山杯”云台山站比赛,将“办好一场赛事、留下一个基地、建好一批产业”的战略思维落到实处。夜游云溪谷、云台山特色美食、360°球幕飞行影院、七贤培训康养小镇等一系列娱乐、休闲、康养旅游项目,先声夺人,潜力无限。其中,夜游云溪谷项目全长1.2公里,将运用声、光、电和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与景区自然山水深度融合,打造一台大型的灯光幻影秀,填补了云台山景区夜游项目的空白;云台山景区特色美食项目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将以焦作小吃为主,融入河南传统美食,打造特色小吃业态,满足游客游山玩水吃美食的需求;“飞越云台”360°球幕飞行影院项目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将引入全景球形影幕,通过环绕立体声和动感影幕,让游客真正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七贤培训康养小镇项目,计划建设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集康养、培训、体育、商业业态为一体,以承接各类企业培训、拓展、团建等活动的培训康养小镇,转变产业模式,延伸景区发展空间。
以“爱情”为主题,青龙峡景区开发了特色旅游:“爱情第一村”,叫响了青龙民俗、爱情婚姻民俗等文化品牌,成为情侣向往的爱情圣地。
AAAAA级景区青天河开发了水上大冲关、天井关峡谷漂流、啤酒狂欢节等活动,做好“水文章”。水上大冲关将成为这个夏天领航快乐与挑战的超人气体验项目,天井关峡谷漂流则让游客在半个小时内经历数十个急速落差,感受刺激惊险带来的快感,力争打造“中原第一活泉漂流”品牌。
AAAAA级景区神农山目前正在开发玻璃观景平台、悬崖秋千、网红桥、玻璃吊桥、玻璃滑道、丛林飞椅等参与性体验娱乐项目,多元化开发空间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景区将开启神农山第一届泼水节暨万人漂流活动,以期改变神农山“山青、天蓝但水势不足”的局面。为增强泼水节和漂流现场的互动体验性,景区专门制作了以泼水节为元素的最火“抖音挑战门”。同时,推出“和傣族靓男靓女一起秀”活动,漂流沿线将有10位傣族男女与游客进行互动和拍照,让大家真正感受傣族人的泼水节。
占地40余亩的神农山地质景观展览园成为新亮点,将打造成为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云台地貌展示区和大学生文创基地。
太极优势资源如何转化为优势生产力?温县大动作不断。高峰论坛吸引眼球,中国旅游日当天的太极活动有声有色。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战略,温县提出了“一圣地一中心三带八园”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其中,“一圣地”,即太极圣地陈家沟;“一中心”,即太极文化中心;“三带”,即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南水北调生态观光带、环城水系景观休闲带;“八园”,即司马文化园、子夏文化园、慈胜寺、联珠台等8个历史文化园。通过“一圣地一中心三带八园”建设,温县寻求太极产业的真正破题。
新业态让焦作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老家莫沟、原沟、韩庄驿站、于庄三渡湾……乡村民俗游渐成热点。
云上的院子、云武堂、半山·云窑,一批民宿项目渐次启动,民宿产业初具规模。
云台古镇、靳家岭红叶小镇、中国太极镇、嘉应小镇、桑坡皮艺小镇……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全域旅游重要依托。
蒙牛乳业、伊赛肉业……传统工业游,推进了至上文化创意园、百年焦作、老皮鞋文创园、燕京啤酒等新兴工业游项目。
云台山文化旅游学院揭牌,创新了“旅游+教育”路径;建设修武县“台湾合作班”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近2000人从中受益;吸引太极大师在陈家沟开设武馆,与郑州大学合作设立太极学院,开启我市旅游教育的新模式。
站在全域旅游时代风口,焦作旅游“蓄势待飞”,全域旅游美景可期。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