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所著诗文数量大、门类广。其学生李汉编的《韩昌黎全集》统计共有诗作418篇、文344篇、史传5卷。诗中有赋、联句、古风、律诗、绝句多种体裁,文中既有论辩性、记述性、说明性的古体散文,又有应用性的书、序、祭文、碑志铭、行状及公文性的应用文、表、状、牒、实录等。不论文与诗,其中很多名篇都具有开创性,成为韩愈以后人们写此类诗文的典范和样板。
韩愈创作理论精辟系统。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他在《上贾滑州书》里提出了“气感自鸣”和“不戾古人”的理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他在《争臣论》里提出了“修辞以明道”的理论,后来提出“气盛言宜”“唯陈言之务去”“物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构成了韩愈完整的创作理论。
韩愈创作队伍雄壮。韩愈不仅自己写古文,倡导古文,还和一批应试青年、落榜儒士、两京才俊研究写作,切磋文章,团结了一大批有志有为的文学青年。如李观、李绛、崔群、陈羽、张籍,以及韩门弟子侯云长、刘述古、韦群玉、李绅等,都是韩愈文学集团的成员。韩愈做官后结识了李蟠、胡直均、李汉、李贺、沈亚之、贾岛、卢仝,韩愈的朋友裴度、柳宗元、刘禹锡,以及他被贬阳山县(今广东省阳山县)千里寻师的区弘、区册、刘师服、孟琯等,都是韩愈“古文运动”“文学革命”强有力的骨干队伍。(作者系孟州市韩愈研究会副会长)